留学生初探中国乡村 最吃惊老乡要求“加微信”

日期:05-08
缙云乡村留学生

原标题:留学生初探中国乡村最吃惊老乡要求“加微信”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杨亦静)繁华或是凋敝?惊讶还是叹息?对于来自遥远国家的年轻留学生们来说,京沪尚且陌生,遑论千差万别的中国乡村。日前,中国传媒大学的六名国际留学生也说,如果不是为期三天的浙江缙云之旅,或许他们再难与中国乡村产生交集。这些分别来自加拿大、加纳、埃及、尼日利亚等地方的留学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说从来没想过乡村生活会是这样,那里新旧交织,人们在做田野山间农民的同时,也可以是“现代”世界的一部分。但留学生们也明白,三天所见,当然不是中国乡村的全部。

留学生初探中国乡村 最吃惊老乡要求“加微信”

留学生们在缙云。中国传媒大学供图

“贫穷大抵相似,美丽乡村各有特色”

从北京到缙云的高铁有8个小时,这趟车在上午近11点从北京出发,到达缙云时,天已经黑了。留学生们到达浙江缙云第一站是名为河阳的千年古村,村内名门望族先后中了8位进士。这里高高的马头墙,和祖先留下的1500多间古民居,依稀可见往日的辉煌。规整的一街一巷,皆流露出穿越千年的风韵,而铺面上张贴的二维码和浓浓的烟火气,也展现着现代的气息。

初到河阳,来自加拿大的Beth说,火车似乎把大家带到了另一个国家,“这里的新与旧完全交织在了一起,石墙上褪色的文字似乎能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痕迹,农民们耕耘着自己的土地,可另一边,年轻的企业家正尝试在老宅中依靠互联网成就新的事业。”

Robert和Ingrid均来自加纳,面对历史悠久的古宅,他们都会感叹家族历史赋予人们的精神力量。这里厚重,又充满朝气,Robert提到,“这里的年轻人正在以古韵历史为资源,讲述属于他们的新故事”。

Aya到中传读硕士前,曾是埃及的一位记者,河阳乡村的样貌和她脑海中既定的乡村风貌有很大出入。她说,自己概念里的乡村,是较为贫困的地方,它们的发展程度与城市相比有非常大的距离,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农村几乎是“贫民窟”的代名词。

与Aya印象中的中国乡村相比,这个位于东南省份的小村庄有些让她出乎意料,“这和我们来中国前,为了解中国时看的纪录片里的内容完全不同,在这之前,我想我大概了解中国偏远的乡村是什么样的,但在去过缙云之后,我想世界上贫穷的乡村可能大抵相似,而美丽的乡村却各有特色”。

“先加个微信吧”

除了繁荣和美好,留学生们也提到,互联网在中国乡村的覆盖程度也一度让他们吃惊。

Aya告诉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他们从未想过,在中国的一个村落,几乎每一笔消费,都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完成。

留学生初探中国乡村 最吃惊老乡要求“加微信”

留学生们在缙云。中国传媒大学供图

在缙云村落走访期间,Aya曾遇到过一位卖土蜂蜜的小哥,购买时也在现场添加了对方微信,后来Aya发现,即使自己身处北京,通过互联网居然真的买到了这位小哥的蜂蜜,“我之前很难相信,原来一个乡村的网络覆盖率可以这么高。很吃惊,在农村结识新的朋友,一开始他们总会说,‘先加个微信吧’。”留学生们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在中国,接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就是绝大多数的东西都可以在网上购买到,电商原来可以普及到这种程度。

这段经历虽然在许多国人眼中,未免太过寻常,但Beth回忆起来,仍有感慨,“中国各地网络购物的发展,为大城市以外的卖家创造了独特的机会,如果不是这样,很难想象这些卖家会如何真正进入到城市市场里来。”

“拥有好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在大城市”

“中国太大了,缙云的乡村很好,但这应该不是中国乡村的普遍面貌。”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Olawale说,了解到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城市和村落都有它们自身的特点,有的面临自身不同程度的困境,而江浙一带其实算得上是中国相对更富裕的地方,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的缙云,其实无从谈起它对于中国乡村的代表性。

留学生初探中国乡村 最吃惊老乡要求“加微信”

留学生们在缙云。中国传媒大学供图

面对同样的问题,Aya缩小了缙云所能代表的中国乡村的范围,她告诉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自己认为,缙云的乡村或许只能作为中国典范乡村中的代表,“缙云对于中国乡村来说,它像是代表了光谱中的一段,可能是一个整体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中国也会有一些地方,目前的发展还不是特别好,资源不丰富,也处于贫困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的乡村才更应该看看缙云的乡村,这也是缙云作为乡村典范的意义。”

但Aya也说,虽然她知道缙云并不是所有中国乡村的代表,但这次旅行也让她意识到,在中国的一些村落,村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生活在树木和田地之间的农民,但他们也仍是“现代世界”的一部分,“拥有好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在大城市之中”。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杨亦静

编辑张树婧校对何燕

驻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甲骨文回应为云业务增长调整团队,未对裁撤细节表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