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八成科创板受理企业发起人是技术研究人员出身
科创板主打的“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因此,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也是科创板上市重要考量的指标。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在100家受理企业中,有包括睿创微纳、苑东生物、美迪西等78家企业有技术人员出身的发起人,占比达78%。
卓易科技发起人之一谢乾,是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山石网科发起人兼董事长罗东平,曾任先锋集团高级工程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科研助理等职。澜起科技创始人之一杨崇和,曾任美国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公司副总裁。
同时,不少发起人还在高校任职。久日新材发起人之一赵国锋是南开大学教授,还曾历任南开大学生物化学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天津南开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三达膜创始人LAN WEIGUANG是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是厦门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一些受理企业创始资金称不上雄厚。泰坦科技由董事长谢应波在读博期间与4名大学同学共同创立,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与5名创始人共同出资,注册资本40万元。
部分企业资金难称雄厚,技术基因能使它们走多远?知名独立财经评论人布娜新表示,创始人技术出身代表了企业的技术基因,不过企业竞争力是多维度实力的综合,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需要漫长的过程,企业的技术壁垒、市场开拓、商业运营等综合能力才能真正体现一家企业的竞争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红燕提到,核心技术人员的背景将对判断创造技术成果是否具有独立性造成影响,例如邀请高校教师为兼职人员对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支持,如果需要将其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企业应当对其兼职的合法性和独立性进行充分的说明。此前,克来机电在IPO过程中,曾因部分主要核心技术人员曾在或正在上海大学担任教师,被发审委要求进一步说明相关技术成果的独立性。
“IPO审核中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往往不单纯指知识产权本身。除了底层法律基础之外,通常会结合其对业务的支撑力与匹配度、业务的可持续性、业务模式的不可替代性进行询问。”王红燕说。
新京报记者程维妙实习生毛宇编辑王宇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