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数企业选标准一,不代表企业体量小
上交所为科创板股票上市设计了五套差异化标准,发行人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其中一项。目前,100家受理企业中有87家选择第一套标准,占比达87%。该套标准内容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另外13家企业中,有8家选择了标准四,两家选择了标准二,仅有1家选择标准三。
针对红筹企业和表决权差异安排企业,上交所设置了不同的上市标准。上述未选择标准一的13家企业中,就有1家境外企业(九号智能)选用针对红筹企业的标准二,1家企业(优刻得)选择针对表决权差异安排企业的标准二,这两套标准内容一致,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资深投行人士王冀跃对记者表示,在五套标准中,标准一的指标要求最低,被企业普遍选用也很正常。其实很多企业同时符合多项上市标准,而与主板中小创IPO申请公司相比,整体上,科创板申请公司成长性、收入利润规模都较大,如果不上科创板,大多数企业也符合其他板块的IPO条件。
大多数企业选择市值要求最低的标准,也不意味着科创板企业的体量小。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最接近创业板和主板的就是标准一,这也表明不少拟上科创板的企业是符合A股其他板块的上市标准,因为看到了科创板的新机会而转向科创板冲刺IPO。
他认为,在科创板前期阶段,部分在其他板块上市辅导中的企业转向科创板,是一个较为正常的现象,随着之后科创板的推进,符合其他标准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付立春还指出,科创板对于不同体量的企业有很强的包容性。如果对标A股的话,一板、二板、三板各个层次科创板都有企业可以对应,甚至新三板的头部企业和未来潜在的精选层企业科创板也有对标。科创板是一个独立的全新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增量部分,不是对应A股的某一个板块。
新京报记者顾志娟编辑李薇佳校对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