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陀政府机关搞垃圾分类,这个科室竟然一周没有扔垃圾,曝光后开始扔了
摘要:各个部门科室的垃圾分类情况全部“上墙”。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赴普陀区调研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推进情况。在普陀区政府机关大厅,代表们看到一副巨大的展板,标着“垃圾分类机关带头党员先行”几个大字,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代表们细心地找区委书记和区长的名字。
真如镇街道是调研的一站,机关垃圾分类已经蔚然成风,不仅四分类的垃圾桶井然有序,各个科室的垃圾分类情况全部“上墙”:干垃圾有多少,湿垃圾有多少,可回收物有多少,均一目了然。
推行垃圾分类中也碰到了不少“趣事”。“我们发现,有个科室一周都没有扔垃圾,榜单出来后,第二周他们科室的垃圾就出现了!”
有位工作人员下班时,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出门,神情有些躲闪,志愿者拦下他一问,果然是带着一包垃圾回家了!
曹杨花苑居民区是另外一站,该居民区有5000多名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前,小区每个楼道出口设置垃圾桶共 41个点位,全天候 24小时随意投放,小区整体环境脏乱、居民意见很大。小区从4月13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共设8个投放点位。目前,居民参与投放率从63%提升到79%,小区环境明显改善。对可回收物,不仅设置了针对年轻人的智能化回收系统,还有针对老年人的现场回收点。
看到这样的情景,代表们表示,对垃圾分类更有信心了,有的代表还为自己所在小区的进程暗暗捏了一把汗。
座谈会上,普陀区区长周敏浩表示,自今年2月20日全市垃圾分类动员大会以来,普陀区迅速进入了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全面冲刺的新阶段。已明确了2019年垃圾分类两大目标:一是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10个街镇全部创建成上海市生活垃圾达标街镇,其中5个以上街镇创建成示范街镇;二是实现居住区、单位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全覆盖,85%的居住区和单位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全市2019年目标是70%)
普陀已全面启动对居住区垃圾厢房的改造,目前已完成300个小区厢房的改造。各街镇全面启动“撤桶+定时定点”居住区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在全区配置及涂装湿垃圾车40辆、干垃圾车154辆、有害垃圾车1辆。建成138个“两网融合”服务点,建成5座再生资源中转站。督促清运公司严格按照分类标准进行相关作业,积极引入社会和市场力量,进一步增强分类收运能力。
根据实际,该区对不同的模式、机制做了很多探索,还涌现了不少“金点子”。比如,真如镇街道曹杨花苑,以党建为引领,将小区细分三个单元网格,建立三支工作队伍,联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工作开展一个多月来已经基本实现定时定点,居民参与率近80%,小区环境也明显改善,垃圾分类和社区治理双向促进在这个小区得到了较好体现。
桃浦镇新杨和苑,该社区是典型的农民回搬小区,租户占50%以上,但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到位,物业和志愿者引导辅助到位,促使居民主动参与分类,小区从原有53组零散的垃圾桶归并到8个定时定点投放点,垃圾分类实行不到一年,居民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
普陀区表示,7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之前,将全力以赴做好分类体系建设及《条例》施行保障,改变加速推进各项设施设备更新改造。6月底之前,要完成全区所有712个小区垃圾分类减量房(投放点)的达标改造。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居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箱房新建和改造。力争在6月底前,把全区所有人力小区干垃圾短驳车淘汰更换为电动三轮车,解决车容车貌差、跑冒滴漏等问题。完成分类收运车辆配置指标,湿垃圾车配置达到60辆,全面规范干、湿垃圾车辆标识。同时,完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重新组织构建全区的可回收物收运体系,以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每天分出量不低于173吨的指标。修订、实施可回收物回收补贴政策。加快可回收物“点、站”建设,回收服务点达到712个(居住区全覆盖)、中转站达到10座。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参加调研。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