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装纠纷”成4月份投诉热点,装修队无资质排名靠前
新京报快讯(记者陈琳)装修队伍无资质、装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拖延工期……春末夏初正值装修旺季,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综合信息采集服务平台收到的消费者投诉来看,“家装纠纷”成为4月份投诉热点。
新京报记者从12315信息平台了解到,“家装纠纷”中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装修队伍无资质,装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拖延工期。对此,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消费者要规避家装风险,首先是确认装修主体签订合同。一些装修人员手持某某公司的名片,与消费者联系家装事宜,当装修协商谈妥签订合同时,联系人员有时以公司管印章的同事不在,或其它原因为由,合同上没有盖公司的印章,而告诉消费者以后补盖。消费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细节就同意装修人员开工装修。发生消费纠纷后,消费者很难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消费者在装修前,一定要确认公司是否有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签订合同时,加盖公司的印章并确保合同盖章与营业执照名称相符,以免影响日后维权。
同时,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消费者,签订合同时,最好使用原北京市工商局推行使用的《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该合同示范文本可登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下载打印使用。
其次,将承诺落在合同上才放心。随着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大部分消费者可以做到家装前签署合同,但忽略对合同内容的了解,出现纠纷才发现合同内容约定不清。建议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反复斟酌合同内容,除在合同中注明使用材料品牌、材质、规格、价格、交货和交工日期、保修期、违约责任等内容外,还应注意将经营者所作的一些额外承诺也要写清楚。
装修合同签订后,家装材料质量是关键。无论是消费者自己购买原材料,还是家装公司提供,作为消费者一定不要选择太便宜或无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的三无产品;选好运回家后,还要检查验收原材料的品牌型号,是否与当初订购的相符,避免安装后发现装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凭消费合同、发票等,及时维权。
据统计,4月份,12315综合信息采集服务平台共登记消费者投诉信息13427件,接待消费者咨询44480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9.58万元。其中,登记商品类投诉7093件,主要集中在手机数码、服装鞋帽及配件、家用电子电器等。登记服务类投诉6334件,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投诉问题中,消费合同问题9028件,占投诉总量的67.24%。
新京报记者陈琳编辑刘丹校对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