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台湾银行做的是只赔不赚的买卖,为何却能广受赞誉、经营越来越好?

日期:05-06
艺术家赞誉艺术品

原标题:这家台湾银行做的是只赔不赚的买卖,为何却能广受赞誉、经营越来越好?

摘要:这家“不在于赚钱,而在于流通”的“艺术银行”在艺术家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人性化、公益性的天桥,提高了台湾小字辈,甚至是无名之辈作品的能见度和内在价值。

这家台湾银行做的是只赔不赚的买卖,为何却能广受赞誉、经营越来越好?

这家台湾银行做的是只赔不赚的买卖,为何却能广受赞誉、经营越来越好?

走进台中企业家李先生的办公楼,看到墙上挂着一幅作品《城市失格──西门町》。原本车水马龙的台北西门町,在这幅作品上却杳无人影。“平素你绝找不到这个场面。”李先生说:“作者每天午后固定时间拍下了200多张相片,然后挑出每张照片中无人无车的小块零碎场面,用电脑重新覆盖、拼贴完成。”

李先生告诉我,这幅作品是他从台湾“艺术银行”租来的。如今岛内的企业、医院、酒店等都热衷于向其租借艺术作品,所付租金只是银行购入价格的0.4%。承租费用包含租金、保险费、运输费等,租期一般为3个月至1年。

艺术作品为何能廉价租借?这要从“艺术银行”说起。原来,2014年由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出资收购本土艺术家作品,再通过立足公益的“艺术银行”低价租赁给机关或民间企业。这样既能美化空间,也能促进艺术品市场流通,还能让作品走进大众,培养民众的美学修养。

什么样的艺术品会被“艺术银行”收购?这有一整套流程。作品采用征集方式,先由艺术家或其代理人提出申请,再由艺术家、产业界等组成的专门评选委员会进行评选。参选的艺术家须来自台湾,年龄不限,作品要能反映台湾多元文化。一旦入选,作品由“艺术银行”出资购入并永久收藏。

从一开始,“艺术银行”就抛弃了以利润为本的传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艺术收藏品能在社会上广泛流转。“艺术银行”尚未开张之时,当局文化部门负责人就明确宣布,“我们不做美学投资,而是做美学扎根”“自己的艺术家自己疼。希望孩子们不要只看到莫内、梵谷、毕卡索(莫奈、梵高、毕加索)的复制画作,还要有当代本土艺术家活生生的笔触。”对于那些处于成长初期的艺术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持。他们的作品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展示。

与此同时,人们更为关心的是,“艺术银行”如何维持年复一年的运营成本?因为这可是个世界性难题。2014年3月,“艺术银行”在台中市银行街开门营业,刚开始几乎没有人看好,甚至有人称,缺失官方财政支撑,这种另类银行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艺术银行”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来自于台湾文化部门投入的7000万新台币(当年约合1200万人民币),其中3500万新台币用于购买岛内有发展潜力但知名度不高的艺术家作品,另外3500万用来建设库房及其他行政费用。

有了启动资金后,“艺术银行”又该如何正常运转呢?由于采取“只租不售”的运作方式,做的其实是只赔不赚的买卖,象征性收取的微薄租金,只能覆盖小部分成本。至于购入与出租间的巨大成本剪刀差,由包括台中李先生等酷爱艺术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再仰仗“艺术银行俱乐部”全力支持,弥补了财政上的亏损。

经过这些年的运转后,这家“不在于赚钱,而在于流通”的“艺术银行”在艺术家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人性化、公益性的天桥,提高了台湾小字辈,甚至是无名之辈作品的能见度和内在价值。与此同时,高雅艺术品不再只是被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让艺术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逐步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与一些美术馆购藏艺术品重于馆内典藏不同,“艺术银行”重在艺术品的馆外流通,要把艺术品置放于公共空间,让更多人来认识欣赏。

“艺术银行”负责人张正霖悄悄向我露了家底:银行第一批累计购入195位艺术家、共计346组作品。内中不乏在台北艺术节崭露头角的新人艺术家创作,如从电脑游戏与现实社会中汲取灵感的作品,根据魔幻场景创作的画作等。第二批则大手笔购入1300多位艺术家的4800多件艺术作品。最近几年又有了第三、第四批的收购。如此滚雪球般广纳佳作,让岛内艺术迷能饱享更多的艺术盛宴。

在与李先生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台湾艺术界有句流行语:让艺术“转”起来。你看,原先似乎毫无关联的银行与艺术,一旦有缘结合,就脱胎换骨,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真正把艺术转起来。(作者系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栏目主编:洪俊杰文字编辑:洪俊杰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符合条件企业可申领稳岗补贴 金融危机后经济拐点在哪、旅游时选酒店关注还这个…他都能用神奇的数据告诉你答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