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日期:05-03
贵州王庆宇扶贫

原标题: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新华社贵阳5月3日电题贵州:脱贫一线的青春最绚丽

新华社记者骆飞

“五一”假期,很多上班族都会带着家人外出,享受难得的“亲子家庭时光”。然而在贵州贫困山区,许多扶贫干部不得不“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坚守在扶贫岗位上。

“当前决战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乡里扶贫工作更是时间紧、任务重,还要‘啃很多硬骨头’,实在无法顾及家人。”谈到扶贫,王庆宇话语中有对家人的愧疚,更透着对扶贫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王庆宇工作的地方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全乡11个村中10个是贫困村,其中有6个是深度贫困村,2014年这里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7%。

在村里走访时,记者看到,经过多年的精准帮扶,这里减贫成效显著,从人居环境到交通设施,扶贫工作不断转化为百姓的获得感。但由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较深,目前仍有一些“短板”亟待补齐。

“产业发展是全乡脱贫的重点和难点,搞扶贫产业,既要‘接地气’也要有‘市场意识’,才能充分调动百姓积极性,并保障销售。”谈到扶贫,王庆宇的思考很多,但在乡里,今年30出头的他还是扶贫战线上的一名“新兵”。

2016年,原本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在董地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的王庆宇,通过纳雍县扶贫特岗的招募考试正式参与农村一线扶贫工作。那年,全县共招聘509名像他一样的大学生“扶贫特岗”人员,全部下派到村参与扶贫。

有活力、有干劲而又能吃苦耐劳的王庆宇,一直用行动证明着自己。“比起在信用社的工作,扶贫特岗属于典型的‘钱少事多’。但这里是我的家乡,这些年精准扶贫让家乡逐渐摆脱贫穷,作为年轻人能参与其中,特别有意义。”王庆宇说,自己工作时间不长,却收获了比同龄人更丰富的经历。

从危房改造政策到农村低保户评定标准,从贫困户致贫原因到因户施策帮扶措施,从通村路建设进度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规模……对乡里的扶贫工作,王庆宇可谓是了如指掌。

2017年,王庆宇从一名普通的扶贫工作人员被提拔为董地乡扶贫工作站的站长。然而,职位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工作会轻松些,在王庆宇看来反而是责任更大。

王庆宇说,扶贫工作事无巨细,自己既要从整体上把握,还要解决所帮扶村组、贫困户的具体问题。他清楚地记得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的那段特殊经历。

“尤其搬迁当天,从凌晨开始忙碌,接电话接到‘耳鸣’,除了协调,还要帮群众搬家,楼上楼下不知爬了多少趟,最后简直累瘫在地上。”王庆宇说,虽然辛苦,但看着百姓们如愿搬进新居,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感恩,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由于时间和精力大多放在了扶贫上,王庆宇属于家人的时间少了。作为丈夫,家需要妻子撑着;作为父亲,孩子和他不亲近;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父母生病却无法及时照顾……每每谈及,这位年轻而坚毅的扶贫干部也会流泪,看似“柔弱”却显温情。

王庆宇说,从事扶贫工作,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把最美好的年岁融入贫困山区的发展中,是自己无悔的选择。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聚集着越来越多的像王庆宇一样的年轻人,年轻是他们最显著的“标签”,但也是基层最活跃的“青春力量”,他们选择在大山里找寻人生价值的“坐标”,构成了扶贫一线最绚烂的“青春风光”。

“五一”假期第二天全国景区道路交通压力较大 1724.3万人次 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创新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