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景区门票降价“玩套路”须零容忍
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日社评
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执法部门应该提高政策执行力,倒逼各大景区积极落实价格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旅游消费环境的正道上来。要督促景区改进升级发展模式,推动各地发展全域旅游,形成“景区收益有保障、游客体验有改善、全域旅游有起色”的三赢格局。
“五一”小长假到来,旅游景区再度成为关注点。近一年来,多地价格主管部门陆续宣布降低部分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景区执行降价政策“打折扣”,有的只降淡季门票、不降旺季门票,有的延长旺季门票执行时间,还有的只降联票通票、单个景点门票不降。
景区门票降价具有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种种利好,这已是社会共识。景区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本来就该体现旅游惠民、旅游为民的基本公共属性,在全域旅游兴起的今天,景区若依旧执著于“门票经济”的传统模式无法自拔,不及时转向为“体验经济”“服务经济”,只会走进死胡同。
正因为如此,景区门票降价早已纳入顶层设计。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的通知》,对于降低景区门票价格,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理想很丰满,奈何现实太骨感。在景区门票降价政策的压力下,一些景区门票确实降价了,但同样也有一些景区却阳奉阴违,甚至于干脆以降价作为宣传伎俩,说是降价,实质根本没降,反而“明降暗升”,欺骗消费者。一些景区管理者门票“依赖症”症状严重,一时之间难以转身。
据报道,一些景区门票降价主要有三种典型套路:一是对景区内的景点进行拆分,通过类似“园中园”的方式分别定价,如此一来,单独景点的门票价格加起来可能会比原来景区的统一价格更高;二是选择性执行降价政策,比如只降低淡季价格、不降低旺季价格;三是降低门票价格的同时,提高景区内交通车、缆车、索道、游船等服务价格。
不可否认,门票降价必将让景区在短时间内面临较大的营收压力,由此而来的利益重新调整,不是一个能够轻松解决的问题。然而,景区“去门票化”是大势所趋,只要走过转型的阵痛,长远来看有助于促进民众、景区、商家实现各方多赢,备受肯定的“西湖免费模式”,就是最好的例证。
反之,说好的降价却名不副实,无异于对游客的一种变相欺骗。如此一来,唯一“得利”的恐怕只会是出境旅游,一些游客鉴于国内游的种种“不合算”“名不副实”,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出境游。前段时间,一场关于“出国游比国内游便宜”的讨论在网上引发广泛热议,足以令人深思。去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援引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当前国内景区门票价格“太高”或“偏高”的游客占比高达72.3%。
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直接关系游客的旅游体验和获得感,不容任何形式的“打折扣”,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执法部门对此须持“零容忍”态度,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对在门票降价过程中敷衍搪塞的景区加大查处力度,持续做好价格监督检查,让“顶风作案”的景区付出应有的代价,让游客真正享受到景区门票降价带来的实惠。
对于一些景区门票降价“玩套路”,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执法部门应该提高政策执行力,强化督促落实、完善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价格监管和市场监管执法,倒逼各大景区积极落实价格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旅游消费环境的正道上来。要督促景区改进升级发展模式,尽快摆脱“门票依赖”,走健康发展、长远发展之路,推动各地发展全域旅游,形成“景区收益有保障、游客体验有改善、全域旅游有起色”的三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