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入快车道!外媒关注中国核聚变技术能力快速提升

日期:04-30
核聚变反应堆快车道

原标题:驶入快车道!外媒关注中国核聚变技术能力快速提升

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外媒称,在一个汉堡形的巨型装置中,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实现1亿摄氏度的电子温度,朝着作为可再生能源关键行业的核聚变迈出了一小步。

阿根廷《号角报》网站4月28日报道称,安装在合肥的反应堆,是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项目框架内进行的一个实验。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ITER反应堆目前正在法国南部建设中,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

报道称,中国反应堆在2018年11月达到了创纪录的温度。位于中国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有时被称为“人造太阳”。

报道介绍,全超导托卡马克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温,目的是进行核聚变反应。核聚变被视为未来能源,因为它像太阳能一样不会产生废物或温室气体。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装置扩大国际合作,并为人类未来使用核聚变能源做出中国的贡献。”负责实验反应堆项目的科学家宋云涛解释说。

报道称,困难在于以持久的方式保持这种高温并且将它们包含在坚固材料中。

ITER中国高级工程师吴松涛(音)指出:“EAST仅在等离子体中心才能达到1亿摄氏度,中心区外的温度依然很弱,这些标准距离ITER的期望值还有一段距离。”

正在法国东南部圣保罗-莱迪朗斯建造的反应堆规模将是以前装置的10倍,它的温度将达到1.5亿摄氏度。

吴松涛承认,中国在核聚变方面的技术能力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不同项目皆以ITER为基础,但合肥的实验凸显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实现更多目标的承诺。他说,中国的能力“在过去20年里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搭上ITER快车之后”。

ITER总干事贝尔纳·比戈2018年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是这一世界最大“人造太阳”项目“非常、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中国交付相关产品“按时保质”,堪称合作各方的榜样。

宋云涛表示,由于成本巨大,“核聚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完成的事”,“和ITER一样,世界各地的人们需要在这方面共同努力”。

哈市二环往城乡路方向高架桥拓宽工程明日启动 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公司原书记被双开:隐瞒不报房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