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园会“空中花园”:用“上帝视角”看世园
新京报快讯(记者马瑾倩)走在503公顷的世园会核心园区内,是否会想象从“上帝视角”看世园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北京世园会开园第二天,记者来到了园内唯一可以登上顶层的场馆——植物馆进行探访。
植物馆外壁有3156根长短不一的金属管,犹如植物庞杂的根系延展向下,置身其间仿佛走进了一个微缩的地下场景。场馆的承重支柱外包裹几十根钢铁“根系”直伸入“地下”,连接到流水潺潺的地面景观,模拟着植物根系吸收土层深处水分的状态。
数字影像,展示红树林演化过程
触摸投影的小鱼,它就会游走;
脚踩投像的微生物,它就会变色
——植物馆内的高科技数字影像展获得了游客的赞叹。该展用数字技术还原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进行的演化。
黑幕上出现一道银线,代表着海洋平面。蓝紫色光影出现,大小海鱼在投影之下徜徉于墙体和地面,观者仿佛置身深海之中,与形色各异的游鱼为伴徜徉其间。工作人员介绍,当触摸或脚踩“海鱼”时,成群的“鱼儿”将会迅速散开。紧接着的一幕是微生物场景,投影下的微生物将海水中的放大了千百倍,旁边不时还会出现水母等海洋生物,游客触摸时,微生物就会变色。
游客脚踩“游鱼”,鱼纷纷散开。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光影展总共8分钟左右,但由于人流较多,游客大都没有在展区内停留太久,直接走进植物馆内。前来游园的沈阿姨告诉记者,从场馆外进来,视线一下由亮转暗有些不太适应,“像我们年纪大的、推婴儿车的,一下摸不清,容易磕碰到。”
游客进入数字影像展示区纷纷拍照留念。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雾气蒸腾,31℃还原红树林亚热带风貌
打开光影展区与植物主体场馆之间的布帘,场馆内蒸腾的水汽一下子打到脸上,“真的跟进了热带似的”,游客感叹道。
场馆内设置了“逆境求生”展区,主要进行红树林植物展示。展馆工作人员介绍,红树林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红树科、红树属的红海榄。它有着三脚架般的支柱根,在海岸边稳稳扎住身体,抵御着狂风暴雨侵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生存,它进化出了神奇的“胎生”本领:种子在树上直接萌发生长,形状如铅笔一样的幼苗,成熟后从母体上落下,刚好插在泥里,迅速生根长叶,抢占先机。
“好热啊这里”说着,很多馆内游客将外套脱了下来。一个场馆中的温度计显示,场馆温度达到了31.6℃,湿度也达到了47.1%。
一进入展馆,高大的树木和蒸腾的水汽映入眼帘。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空中花园,“上帝视角”环顾世园景色
植物馆也是世园会园区内唯一可以登上屋顶的场馆。
顶层设置了书店、咖啡区、休息区以及观景台。许多游客在上到三楼后选择在这里点一杯咖啡小憩。
观景台同时也是个“屋顶花园”。工作人员介绍,植物馆屋顶花园灵感源于延庆境内海坨山峰顶的天然亚高山野花草甸,以苔草类为基底,种植了不同高度、不同花期、各具特色的野花草甸。既有春季的白头翁、夏季的金莲花,也有秋季的甘野菊,给花园染上蓝紫、橙黄、粉白的淡雅色调。花丛中设置了多个石头形状的音响,播放着优美的钢琴曲,十分应景。
游客登上屋顶花园环顾世园会四周景色。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作为世园会的“上帝视角”,到此远观俯瞰世园全貌成了必不可少的选择。场馆贴心地在顶层观景台每一个对应方位设置了场馆景区介绍,供游客了解。但需要提醒游客的是,观景台的风着实不小,一番游览后,很多游客从东南向风口撤了回来。
新京报记者马瑾倩协作记者侯少卿
编辑吕银玲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