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专家:美政客诋毁“一带一路”言论被现实无情证伪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美国正在同中国进行一场竞争,而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场竞争的焦点之一。”
——这话出自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兰德尔·施赖弗之口。
这几天,北京正在举办规模盛大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施赖弗的这句话被认为是美国“集火”于这一论坛的一部分。
在俄罗斯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看来,包括施赖弗在内的一些美国人之所以不再掩饰他们的“不爽”,是因为北京正在热热闹闹地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全球近40个国家的领导人、120多个“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代表。
也就是说,全球约6成国家希望或正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开展合作。
在俄新社网站4月19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科瑟列夫一针见血指出,无论施赖弗或美国其他政客如何编造诋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说辞,2013年以来所有铁一般的事实都是这类言论的反证。参考消息网编译文章如下:
中国于4月底举办规模盛大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包括普京总统在内的近40个国家的领导人、120多个“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代表将出席本届论坛。全世界也就不到200个国家,也就是说,全球约6成国家同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开展合作。
有鉴于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美国人不能保持沉默了。
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除了重复类似如下言论:几乎全世界都追随我们的战略竞争对手,然而中国的世界不可能美好,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它不是美国的世界。
相应地,他们还会编造这样的说辞:“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能力会给世界带来风险。”
不仅是施赖弗,美国副总统彭斯和许多美国政客也说过类似的话,今后他们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此类言论。
但实际上,2013年以来所有铁一般的事实,恰恰都是这类言论的反证。正是在那一年,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
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先举一例:中国人正在开罗以东帮助建设埃及新首都,包括位于新首都中心的386米高的摩天大楼。为了这项工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给埃及人带来了适用于沙漠地区的水泥加工新技术。
再举一例——大家可能都不相信——莫斯科地铁。没错,项目在莫斯科地铁西南段,这一次是中国铁建——俄罗斯地铁首次由外国人建设。他们依靠新的隧道掘进技术成功中标,开工几个月后,中国人又获得其他几份订单。
此外,还有巴西贝卢蒙蒂水电站项目及其相关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美国和西方却拿不出这样的项目:既没有这种念头,也没有这种资源。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是活跃国际贸易并使沿线数十个国家得到发展,为此需要修建或改造为数众多的海港、河港、公路、城市和铁路。“一带一路”贯通整个欧亚大陆,通往非洲和拉美,每个国家都可独立行事,中国提供资助并参与其中。
那么,“一带一路”倡议有没有发挥作用?效果又如何?
从2013年到2017年,世界贸易增长总体低迷,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却增长了4.88%。也就是说,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意愿,更有实实在在的成果,是令所有参与国都受益的成果。
甚至不光是这120多个参与国,就连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也表示,它的业务量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因为该公司参与了“一带一路”项目。
北京不久前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没有意识形态,北京明确拒绝将其对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任何涉及政治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意图相挂钩。北京意在表明:世界之大,纷繁复杂,每个国家都应自行选择治理模式,中国绝不干涉他国内部事务。
在美国和一些其他西方国家看来,这正是一种思想意识上的挑战。西方几十年来的所作所为恰恰与此相反,它们用自己的贷款束缚众多国家,如同蚕茧一样,令这些国家陷入毫无希望的依赖境地。而从北京那里你很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一带一路”是基础设施,是贸易,是发展。一言以蔽之,是做生意,没有任何政治。
然而,北京的解释却对美国不起作用。惯于实施制裁的美国正在逼迫任何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加入对抗。
还记得美国是如何威胁制裁那些与伊朗做生意的公司的吗?对于美国的胁迫,欧洲做了很好的示范。欧洲人决定制定一种欧盟通用的金融模式,让美国人不知道是哪家公司与德黑兰进行贸易结算。
那么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制定一种适用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模式以备不测呢?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所有签约国来说,逐渐会形成一些各国都认可的规则和意识: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则绝对不能做。实践可能开始生发出理论:为什么美国的一些制裁不可接受,以及应当如何与之抗衡。(编译/赵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