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突破3000亿元
○人民币海外基金具体业务形式以项目投资为主,其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资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这反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不断上升的需求
本报北京4月24日讯记者陈果静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资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币海外基金具体业务形式以项目投资为主,包括人民币境外贷款、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跨境担保等。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投融资需求不断上升。国内商业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纷纷表达了希望开展更多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想法,部分机构率先进行了尝试。截至2016年底,上海赛领基金、云南云盟基金等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先后成立,并完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境外人民币投资;部分大型银行也设立了面向“一带一路”的人民币境外专项贷款。
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投融资中的使用、整合相关业务,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宣布,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为落实首届高峰论坛这一成果,人民银行研究并确定了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的具体形式及制度框架,并确定了在11家金融机构先行开展试点。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谁投资、谁负责,谁承担风险、谁获得收益。
为顺应市场需求,人民银行于2018年12月对人民银行海外基金业务进行了扩容。具备展业资格的银行类机构已扩展至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新增8个地区为试点地区,区内金融机构经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后,可自主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达3000多亿元。投资范围覆盖交通运输、电力能源、金融业和制造业等重要行业。此外,试点金融机构还积极发起成立了7只人民币海外基金实体,规模合计约500亿元。
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对“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丝路基金在2018年获得1000亿元增资后,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人民币出资金额总额已超过180亿元。
高科技产业也逐渐受到人民币海外基金的青睐。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使用人民币投资了深圳传音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全球新兴市场手机行业,其针对非洲顾客设计的智能手机在非洲地区广受好评。
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各试点金融机构基于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了分工合作、相互补充的良好格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外贷款项目规模庞大,期限长达10年至20年,与商业银行3年至5年的平均期限区别明显,实现了产品差异化与互补。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多、业务产品全,能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各投资基金则充分发挥股权投资的撬动作用,与以贷款为主的现有投融资方式形成了有益补充。
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的推出和快速发展,反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不断上升的需求。目前,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在各商业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已初步获得了市场认可。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将进一步发展,这将不断丰富海外人民币资产种类,也为推动“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