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如何成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沃土
4月18日—19日,第四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全球总决赛大数据智能化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两天时间里,大咖云集聚焦科技前沿,见证了TMT、AI、大数据创业项目终极对决,共商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共谋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未来。
本届三创大赛全球共有799个项目参赛,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大建筑、城市更新、文创体育、健康医疗、先进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环保等多个领域。总决赛地点设在重庆高新区,参赛项目分为成长组、天使组、创意种子组三个组。总决赛共集聚了102个项目,60多个专家,100多个团队。
新形势下,重庆如何突破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瓶颈?又该建立怎样的发展格局?在论坛上,重庆日报记者对现场部分专家和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产业化落地面临两大挑战
重庆日报: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产业化落地方面,您认为关键点有哪些?您对重庆大数据和智能化产业发展有何建议?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案例研究室主任邱东晓: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产业化的落地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挑战。首先是应用本身的落地,不管是电网类还是工业类,真要应用落地到产业上面是有非常大的挑战——一方面是数据的挑战,往往建模期间,80%的时间都在进行数据的整理,这是一项十分庞大且复杂的工作。
第二个挑战是,针对每一个行业其实都有一个业务的支持,而数据和业务的支持之间是一个很大的鸿沟,且不同的数据之间也很难进行融合。
对于重庆如何将大数据和智能化产业落地发展,我认为要针对这两个挑战作出比较系统化的考虑。比如,要形成孵化培训这样的基地,真正理解和重视教育培训和孵化的重要性,让大数据、智能化项目很好地与当地市场落地对接。
另外,我们看到重庆对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落地发展非常重视,对这些项目的引进和管理都群策群力。我认为,重庆把这件事做好后,大数据和智能化产业在重庆落地发展就很容易成功。
制定出台工业大数据发展规划
引导和带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重庆日报:重庆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您对重庆的工业大数据发展方面有什么建议?
昆仑数据首席运营官秦磊:工业大数据是智能制造的基础。重庆工业企业众多,需要运用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智能制造升级。
怎么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数据建立起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把原来的粗放式管理变成精细化的管理,帮助他们实实在在地解决被国外工艺“卡脖子”的问题,只有突破这些难点,工业企业才能迅速提质增效。
大数据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建议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工业大数据龙头企业试点示范,制定出台工业大数据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应加大与工业企业的协调配合,引导和带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智能化和大数据产业在重庆崛起不是偶然
重庆日报: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全国很多地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重庆引进大数据和智能化优势在哪里?
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付嘉康:对重庆来说,最大优势有两个:第一个是强大的经济体量。重庆是一个8.24万平方公里的大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大概3亿人群,其中包括川东地区的很多城市,包括成渝城市群。这座庞大的城市需要智能化管理,这就是智能化产业在重庆发展的最大需求。
第二是重庆的工业基础,我们的工业齐全,是传统的制造基地,在迭代升级上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这两大因素决定了智能化和大数据产业在重庆崛起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观点集纳》》
新一轮产业浪潮中重庆成为大数据、智能化驱动产业创新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清华与重庆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从概念验证、孵化加速到产业化等成果转化的新规律和新方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新时期走出中国模式和中国特色。当下,广域人才和深度参与是新时代智能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起点。
智能科技是一个新兴行业,应加速建立这个新兴行业的人才技术标准,并通过社会强大的第三方,成立大数据、智能化等新兴行业协会,以此提出智能科技人才的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尽快促进智能科技人才标准化建设,从而保证产业和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越
我们一直都走在智能化创新创业的最前沿,在这条路上一定会走弯路,一定会遇到困难,但是要勇于尝试。
——云城科技创始人、CEO王轶捷
未来五年,智慧城市将遍布全国发达地区,建成以全覆盖、全智能、全闭环为特点的高效治理架构,这里面大量的AI和大数据创业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文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