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探索“公园+”建设模式​ 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日期:04-21
公园绿地惠民

原标题:江苏探索“公园+”建设模式​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把公园建成城市的“绿色客厅”

明媚春光中,退休后的王阿姨到离家不远的南京和平公园遛遛弯,顺便再到园内的园艺咨询中心学习养花秘诀。

随着天气变暖,像王阿姨一样,很多市民选择到公园赏花踏青。我省城市公园在大力推进绿地服务圈规划建设、扩大免费开放率基础上,也由单一的游憩场所向功能更复合、品质更优更惠民的“绿色客厅”转变。

全省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超94%

省住建厅园林绿化处副处长单干兴告诉记者,面积在1公顷以上、向公众开放、具有良好的园林环境和较完善的设施,且具有游憩、生态、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场所可算作城市公园。近年来,我省狠抓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等工作,建成一批高品质公园绿地、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和特色滨水空间,便民型街头绿地也大幅增加,公园绿地均衡性和可进入性不断提升。

省住建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城市公园1107座,拥有国家重点公园1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7个,城市公园绿地覆盖率平均达78%,市民基本可以在出门步行三五百米的距离内“见绿、见景”。

常州红梅公园是我省率先免费开放的公园之一。公园免费开放后的首个“十一”节假日,公园游客量猛增至100多万人次。人流量的增加为公园及周边饭店、商店带来更多收益,也倒逼公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设施服务水平。

“我省正在开展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园品质、营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正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单干兴说,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圈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小而精、功能全的小游园、小绿地,新增便民型公园绿地100个,完成老旧公园绿地改造提升30个,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推进城市公园绿地保护立法,将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指导各地建设一批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精品公园绿地。今年全省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将超过94%。

“公园+”植入更多现代功能

南京市和平公园(东园)在改造中将陈旧的管理用房出新,设立家庭园艺咨询中心,通过举办公益性园艺讲堂等,为热爱园艺、热爱生活的市民提供园艺体验和指导。和平公园(西园)在更新改造中,充分尊重场地文化,恢复民国建筑“万字亭”原貌,打造以其为中心的主广场。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园林绿化处副处长蒋振欣说,以前到公园散步的多为老年人,公园功能和环境品质提升后,每天来“打卡”的周边居民更多,还常能看到年轻人在公园聚会。凸显文化元素的公园,也成了孩子们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一处现实“教材”。

在前一阶段大力推进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圈规划建设和公园免费开放基础上,全省正在探索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完善城市公园环境品质和功能服务。扬州宋夹城体育公园在尊重历史遗址遗迹原貌基础上,将乒乓球馆、独具文化特色的宋城书坊、文化艺术展览厅、专业击剑俱乐部等现代功能植入历史建筑中,让遗址遗迹焕发新活力,也更好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常州红梅公园引入24小时书店和文化小剧场,为市民提供别具韵味的阅读场所。

单干兴说,希望通过2-3年建设更新,提升城市公园的空间品质,植入时代功能和文化元素,让公园成为江苏城市靓丽的“绿色客厅”。

目前,全省梳理35个“公园+”建设实践案例,指导各地开展“公园+惠民服务”“公园+运动健身”“公园+文化艺术”“公园+园事花事”“公园+科普教育”等工作,完善公园绿地游憩休闲、健身运动、文化科普、公共服务、园事节庆等复合功能。年底前,我省将编制完成《江苏城市“公园+”工作指南》,为全省城市“公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百姓参与,让城市公园更惠民

“人们怎么使用公园,有时未必如设计师所想象的。”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当下正在对我省城市公园绿地服务绩效评估及“公园+”建设进行研究。该团队负责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李志明说,他们选择扬州、宿迁两市为案例城市进行研究。在给公园做“体检”时,他们在扬州的扬中院士公园采集不同时间段公园人群的活动轨迹,进而分析每个场地的利用情况。他们还向扬州、宿迁中心城区所有社区发放问卷,对市民游憩爱好和公园满意度展开调查,了解不同类型人群对公园服务、文化品质的需求。

在李志明看来,公园是地方性的公共产品,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休闲需求差异很大。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园服务,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是关键。

单干兴说,让公园真正惠民,就一定要了解、贴近附近居民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并将文化元素、地方特色植入公园中。丹麦莱姆维滑板公园针对社区青少年游憩意愿展开调查,决定将滑板文化引入公园,和一些公园设置移动式座椅等人性化配置,都可成为我省“公园+”实践的借鉴。

“‘公园+’是从点到面的过程。”李志明表示,“公园+”不仅是关起门来在内部增设设施,更应考虑公园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由公园个体上升到公园体系建设,通过公园的提升改造,激活城市周边区域,让居民更便捷、更舒适地享受“人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绿色空间。

“哪个公园好,百姓最有体会。”单干兴认为,真正惠民的公园,还需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让百姓全程参与。我省在推进“公园+”建设中,鼓励各地让百姓参与其中,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空间于民。我省还将把“公园+”与宜居街区建设相结合,推进全省宜居街区绿色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公园绿地建设和更新改造,促进城市街区有机更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员干部逐村逐户摸排险情 北京周日转晴升温超7℃ 下周初最高气温可达2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