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座省会城市升级“抢人”大招:本科生半价买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自2017年,西安推出号称史上最宽松的落户政策以及“23条人才新政”后,截至目前,超过100座城市跟进发布人才引进政策,逐渐形成了城市“抢人”大战的格局。
你方唱罢我登台,各个城市开出的落户条件越来越诱人,总的趋势则是学历要求越来越低、年龄要求越来越宽、家属随迁的要求越来越松。此前石家庄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限制,即户口迁入“零门槛”,将“抢人”大战推向了一个“终极”。
这都零门槛了,还能不能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措施呢?别说,还真有。
呼和浩特市(图片来源:东方IC)
4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最为“吸睛”的,无疑是部分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往届3年及以内),可半价买房。
值得注意的是,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针对房地产的要求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有观点称,呼市的政策也响应了“房住不炒”的大原则。因为其中规定,大学毕业生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按照项目所在区域市场价格的50%确定,产权交易涉及相关税费按规定由建设单位和购房者分别承担,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往届生可半价买房
须已婚本地户籍,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呼和浩特市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显示,这份文件成文于4月11日,4月18日正式公开。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其中提到,呼和浩特市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试点)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企业负责建设,为呼和浩特试点区域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统筹提供安居住房的行为。
该文件第三条明确,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往届3年及以内),在试点范围内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可凭相关证明材料依程序申请享受安居住房政策。本人在呼和浩特市规划区范围内有自有住房,或父母在呼和浩特市规划区范围内有两套以上(包含两套)住房的,不再享受安居住房政策。在本市承担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项目的特殊人才(团队),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据了解,大学生安居工程住房由大学毕业生住宅和大学毕业生公寓两部分组成。原则上,大学毕业生住宅规划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左右,大学毕业生公寓规划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且经过装修具备基本居住条件。
文件第七条则指出,大学毕业生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按照项目所在区域市场价格的50%确定,产权交易涉及相关税费按规定由建设单位和购房者分别承担,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市场价格每年调整一次,由辖区政府提出,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执行。采取按揭或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最低可按20%支付。大学生公寓免租金周期为2年,超过2年仍需续租的,按照公租房标准缴纳租金,居住涉及的水、电、气、暖和物业费用由承租人承担。
文件第八条明确,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可申租大学生公寓,其中已婚大学毕业生且具有呼和浩特市户籍的,可申购大学生住宅。夫妻双方均符合申购条件的,最多可申购一套大学生住宅。
而为了防止作弊,文件第十三条规定,建立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跟踪监管机制,对人事关系、落户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工作关系离开呼和浩特试点区域、未按有关规定在呼和浩特落户、私自转让转租或出借房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承购(租)人,终止安居政策。
记者注意到,去年春节伊始,呼和浩特市就将“招商引资,纳贤引智”列入中心工作,《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纳贤引智”工作实施方案》正式落地。
去年5月2日,呼和浩特市对外发布了《呼和浩特市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当地也称之为“人才新政9条”),主要措施包括:
凡具有普通全日制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均可凭毕业证、身份证、户口簿来呼和浩特市办理落户手续。
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信网学籍证明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呼和浩特。
对毕业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创业园或其他创新创业平台内孵化的创业项目,给予不低于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对毕业5年内在呼和浩特市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最长3年最高50万元的担保贷款,并给予全额贴息。
据当地媒体报道,“人才新政9条”发布后,短短10日,便接到报名表1.1万份,通过资格审查和层层筛选,共有1331名求职人员进入到面试考核环节。5月20日,呼和浩特市2018年人才引进集体签约,新政“唤回”境外著名大学和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335人,其中包括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93人、本科生39人。
这次的“半价买房”,可以看做呼市给“抢人”措施进行的一次“版本升级”,因为此前的优惠政策,在住房方面着墨相对偏少。
“人才新政9条”中,“住房”一词仅出现2次
在呼和浩特生活的人幸福感还是很强的。今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数最高的1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榜单中,呼和浩特以第六的位置登榜,已是第四次获评“幸福城市”。
当地有哪些发展机遇?
事实上,呼和浩特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呼市是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呼包银榆经济区中,它也属于优先发展城市,享受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诸多优惠政策。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资料显示,呼和浩特是我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市域内有公路94条,境内白塔机场是国家二级口岸机场,通航城市80个;而未来,北京至呼和浩特高铁通车后来往两地的时间将由目前的最快9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以内。
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呼市集中了内蒙古70%的高校资源和超过40%的科技资源,形成了自治区的科技和人才高地。此外当地水、电、煤、气、风、光及土地等资源优势明显,更是有着“满盆气,半盆油”的美誉。
资料图(图片来源:东方IC)
近年来,呼市先后多次赴京津冀等地区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500强企业及各大知名科研院所、高校50多家。截至目前,共有22家北京企业落地,累计到位资金40.5亿元。
不仅如此,由于开发区是该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呼市还积极规划新的开发区,设立了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呼和浩特市科技城和西部城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示范区。目前,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先后引进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搜狗、苏宁易购等110多家国内外知名应用企业相继入驻,共注册云计算、大数据科技企业390余家。
城市首位度低,仍需提高竞争力
即便拥有如此多的优势,呼市作为内蒙古首府,其首位度多年来一直排名倒数,处境可以说有些尴尬。
“城市首位度”是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于193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区域)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而首位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8年间,呼市一直都不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其城区人口从2010年的120.56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134.71万人,但始终与传统工业城市包头的人口数量有不小的差距。即便包头市的人口从2010年的151万人下降到137.8万人,其城区人口仍然要多于呼和浩特。
资料图(图片来源:东方IC)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单凭城市的人口规模来判定城市首位度。一是因为中国城市的人口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失真,二是因为大小城市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很大,用人口规模来衡量城市首位度,显然没有用GDP来衡量更符合中国国情。
那么,以GDP衡量又如何呢?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呼和浩特的GDP为2903.5亿元,在内蒙古自治区城市中排名位列第三,低于明星城市鄂尔多斯3763.2亿元和老工业城市包头的2951.8亿元,而其GDP增速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排名自2016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下降了8名,仅为3.9%,也不及包头市6.8%的增速,更是比不上乌海13%的增速。
这或许也是呼和浩特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吸引力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一城独大就一定好吗?这个问题恐怕见仁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越强大的城市在聚集人员和资金方面的作用就越明显。而在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时代,可以说中心城市强,则省域强。城市首位度不够,势必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就不足,长此以往,怕是也不利于整个省域的发展。
记者|张蕊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