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经济平稳增长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今年一季度,重庆工业经济增速持续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比去年全年和一季度同期分别回升3.8、1.8个百分点,呈现企稳向好发展态势。
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增速回升的原因是什么?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如何?4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统计局副局长秦瑶、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李涛明。
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工业企稳回升
重庆日报: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与去年相比出现明显回升,其原因是什么?
秦瑶: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多个支柱产业增速出现明显回升,电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摩托车、装备、化工、医药、材料、消费品等产业增速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发展势头逐步向好。虽然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下降,但重点车企生产好于预期,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了0.2个百分点。
新产业、新动能产值增速较快,是推动全市工业企稳回升的主要原因。
一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个百分点。高技术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如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40%、41.6%、27%和1.7倍,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高出全市规上工业2.5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呈现五大亮点
重庆日报:如何评价重庆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态势?
秦瑶: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发展亮点颇多,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六稳”工作成效明显。包括就业形势稳、金融发展稳、对外贸易稳、利用外资稳、投资增长稳和经济预期稳。
主要行业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1.8个百分点,其中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增长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普遍实现快速增长,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从需求端看,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1.2%,民间投资增速达到11.6%。
发展质量持续改善。包括全市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7%,税收收入增长4.8%,居民收入实现稳步提升,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高出城镇居民0.4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实效进一步显现。1-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8.4%,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企业杠杆率在全国保持较低水平;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比上年同期减少1天,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得到改善;基础建设短板加快补齐,一季度全市交通投资增长10.7%,其中轨道交通投资增长9.0%,高速公路投资增长14.8%;全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快速增长,增速达到29.7%。
正是由于以上五个方面的发展,虽然一季度全市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但经济社会发展仍呈现稳中有进的特点。
居民收入增长略快于经济增长
重庆日报:当前城乡居民增收有何亮点?对于今年全年的居民增收形势作何判断?
李涛明:一季度全市城乡居民增收有三个亮点——
一是居民收入增长与全市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今年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8元,比上年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约7.3%,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由此可判断当前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本与经济增长同步,并略快于经济增长。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当前,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已由2014年一季度的2.74:1,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55:1,这主要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所致。
三是四类收入共同发力。今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1.2%、8.2%、10.2%和5.4%,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4.6%。
当前,全市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提质增效任务艰巨,经济增速相对放缓,对城乡居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不过,随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集合效应持续显现,全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就业扩大、物价温和、外贸向好格局,预计今年全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将保持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