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季度6.4%经济增速不能简单用好坏评价
远观经济
政策千万不能松懈,一定要确保后续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执行力,一定要把困难预估得大一点,让政策执行的力度强一点。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外界最为关注的GDP增速录得6.4%,和去年四季度持平,高于外界的预期。
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
对于中国的经济数据,历来都存在不同的解读。比如,对于6.4%这个数据,从一个角度看,这个数字和去年第四季度持平,说明经济没有之前大家预计得那么悲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6.4%的数字仍然是近30年来最慢的数据,说明经济本身仍然处在底部。
听起来都有道理,但我想说的是,对于中国经济数据的解读,最大的问题是脱离中国经济的现实而就数字解读数字。
比如,过去几年,对中国经济数据最离谱的解读是,拿当下的经济数据简单地和过去的进行对比。过去是两位数的增长,现在只有6.4%,所以现在很差。而稍微对经济增长的规律有点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线性对比是不科学的。
当然,在一些机构和专家看来,6.4%这个数字不错,因为这个数字高于他们之前的预期。但是,我想说的是,预期也不能作为判断中国经济好与坏的标准。
这次数据出来以后,很多机构普遍用“高于预期”来评价。“高于预期”这样的评价,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一季度的数据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好。但是,这和很多人过于悲观的预期有关。因为在去年年底,很多人在预判2019年的中国经济的时候,都过于悲观。
在我看来,一季度6.4%的增速,不能简单用“好”与“坏”来评价。
从积极的角度看,在6.4%增速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些明显好转的指标。
其一,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5%,比1-2月份飙涨3.2个百分点,创造了66个月以来最好的数字。制造业的表现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
其二,消费的数字也不错,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8.7%,特别是3月份的汽车销量完成252万辆,同比下降5.2%,相对于1到2月份下降接近15%,大大收窄。在各项政策发力的情况下,消费稳住了,成为中国经济稳定的压舱石,这一点不容易。
其三,进出口表现总体是超预期的。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预期向好,一季度进出口增长3.7%,这的确高于很多人的预期。虽然有基数方面的因素,但其中三月份出口13419亿元,大涨21.3%,确实是远超预期。这说明外贸的整体环境在逐步好转。
同时,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在经历三个月的收缩之后,3月份录得50.5%,重回扩张态势。在整体预期向好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在一季度的表现抢眼,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
别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
对于中国经济的这种表现,我从来不认为“高于预期”。在去年年底,当绝大多数的人对中国经济很悲观的时候,我就曾声称,不要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因为中国经济的韧性,中国宏观政策的空间都很大。
特别是去年年底,高层已经在酝酿发力稳定中国经济预期,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组合拳。从现在来看,这些组合拳开始发力。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加大。3月M2货币供应同比8.6%,创13个月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86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远高于预期。
财政政策今年的主要举措是减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万亿的减税计划正在认真执行,4月1日下调增值税,各界反响很好,对企业预期的逆转是明显的。5月1日,社保费率也即将下调,进一步为企业减负。
与此同时,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也都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经济是见效的,没有必要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之前,IMF就在4月9日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在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将中国2019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6.3%。这再次说明,外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在好转。
好转不意味着政策可放松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这些指标说明中国经济预期转向乐观,也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最难的阶段过去。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居安思危依旧很有必要。
6.4%这个数字的确不算差,一些指标的确在回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影响中国经济的诸多因素都没有彻底逆转,中国经济的一些指标仍然不理想。
比如,中小企业的困难局面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民间投资也仍然处在下滑的态势,制造业投资同比仍然在下滑,进出口积弱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改变。
我特别担心的是,在刚刚出现好的势头的时候,政策不能持续跟上,对长期影响中国经济健康的因素不去下决心解决。还有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危险的苗头,比如,房地产又有被热炒的势头;比如,减税的力度可能不如一季度的决心那么大;比如,解决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困难的政策不能持续。
我认为,政策千万不能松懈,一定要确保后续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执行力,一定要把困难预估得更加大一点,让政策执行的力度强一点。
我从来不担心中国经济的数字,就稳增长而言,我们手里有足够的牌。过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为稳增长而稳增长,后遗症都是比较大的。在稳定预期的同时,仍然要把供给侧,把结构调整、制造业和动力转换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靠完全的刺激、靠房地产。
□马光远(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