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奔驰女车主“临阵退缩”,勉为其难了

日期:04-18
维权车主女车主

原标题:质疑奔驰女车主“临阵退缩”,勉为其难了

从3月27日喜提新车、发现漏油,到4月16日深夜拿到和解协议,对西安奔驰女车主来说,20天的维权历程,算是告一段落了。

然而,维权成功的车主想抽身,很多人却不“允许”,这也让此事了犹未了。

舆论场上,有网友质疑,奔驰女车主“临阵退缩”,没有再继续为广大的车友发声,是“叛变”,更有人恶意揣测:奔驰或许会通过“补过生日”的方式偷偷给他们塞200万“封口费”。

无奈之下,17日下午,西安奔驰女车主家人称,决定放弃补办生日会这条补偿,并表示个人信誉和价值要高于经济补偿。

一、女车主和解,不等于她就欠了“道义债”

说实话,看到最初的和解协议时,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猜测,换车、退服务费、10年vip,补过生日,事情“闹”得这么大,只有这些吗?怎么可能?会不会还有不公开的补偿协议?

公众的狐疑并不奇怪。面对一场“事先张扬”的维权行动,一般人产生一些亢奋的情绪,稍微想多一些,实在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之前的期望有多高,和解时的失望就有多大,所以看到补偿条款竟如此克制,难免有些情急。这个时候,很多说法不排除以讹传讹的成分。

目前尚不清楚“200万封口费”最早从何而来,但这样的揣想无疑有着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也是对有些人预想的迎合。以至于一言既出,很多人根本不假思索就纷纷传开了。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想象,与类似事件的善后处理手法以及很多人的生活经验有关。不客气地说,不少维权事件在经历了舆论的喧嚣之后,往往会私下解决。

即便如此,外界也不该因此事在“消费者维权史”上的标志性意义,就对她进行道德绑架,将其推上为生民立命、替大众发声维权的舆论前台,而不允许她回到私人生活的小天地去。

机器网 www.shi-fen.com

毋庸置疑,“奔驰女司机哭诉维权”是公共事件,但她的诉求点是个人权益,她个人承载不了“对抗大反派”的重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要其选择无损他人权利,就无可厚非。跟4S店、汽车商家死磕,当然会被视作“公民为权利较真”,但久耗也意味着得耗上不低的时间精力成本。在这笔成本面前,当事人势必会有所权衡,与对方在互有妥协的基础上达成和解,也很正常。

的确,奔驰女车主的诉求最终得以成全,跟舆论的“助攻”不无关系。若非舆论持续发酵,她能否如愿以偿,确实还存在变数。但这不等于她就欠了“道义债”。

她将此事带入公共视线,也将“不闹不解决”的维权困境、拿“三包”做挡箭牌的做法和金融服务费等潜规则带出水面,这不乏公共价值。舆论更该围绕这些问题去深入探讨制度性解决办法,而非逼着奔驰女车主继续当“烈士”。

二、个体维权改变不了其他消费者境遇

而从奔驰女车主和解后遭到质疑也能看出,汽车销售领域有太多积弊,若都要解决起来,也可能要走一段不短的路程。所以他们内心需要这么一个“维权代言人”,说出他们内心的痛点,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

纷繁的现实一再表明,当下消费者仍面临十分艰难的维权现状。同样是奔驰消费纠纷,能够坐到车盖上、且条理清楚地把问题说清楚的女硕士,就成功维权了,而其他人则可能千难万难。

来自中消协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数据里,汽车产品(含零部件)的投诉从1.5万件/年,上升至1.9万件左右/年,投诉解决率有所下降。

汽车消费维权难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经营者巧立名目,消费者辨识难;经营者不提供凭证,消费者取证难;产品质量出现纠纷,消费者鉴定难;经营者推诿扯皮,消费者协商难;维权涉及问题复杂,消费者投诉解决难。

一个个“难”就是一个个“坑”,困扰着人们的维权行为,郁积已久,一旦出现一个伶牙俐齿的奇女子,就好比一根救命稻草,公众的期待自然会瞬间爆棚。

每一桩成功的维权个案,都会推动公共利益的增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案会改变其他消费者的窘境。

至于那种把自身遭遇寄托在通过女车主维权的想法,更不现实,对女车主本身也不公平,是一种不堪承受之重。

消费环境的改变,首要是强化监管。监管到位了,法律给力了,也就不用消费者个体坐车盖了。而女车主坐车盖,能维护的只有自己的权益,质疑她“临阵退缩”,在她身上赋予过多的“维权斗士”意义,是强人所难,也不可能改变消费者维权难的境遇。

□斯远(媒体人)

编辑王言虎实习生葛书润校对陆爱英

美专家来北京参加会议被拒签?中方回应:依法处理 西藏考古成果发布:发现了10组婴幼儿的墓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