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东大妈”义务巡防打造镇江版“枫桥经验”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镇江市京口区四牌楼街道江东社区,6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大妈和一名大爷穿梭在小巷里,不时和街坊打着招呼。
“老李,你家最近来新租客没?”“没有!现在住的人都在派出所登记过了!”“哎呀呀!你们家这个电线不能这样乱搭啊,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好好好!我马上找电工来拆了!”一圈巡逻下来,足有七八公里,两个多小时。大妈郝云把当天下午巡逻的情况记录在一本小学生作文本上,放在社区王阿姨小卖部墙上一个废弃牛奶箱里,同时将老李家群租房内乱搭电线的问题电话告知了社区民警刘瑶。随后,7人脱下印有“江东大妈”字样的红马甲,安排好下次巡逻的事宜,各自回家。
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四牌楼派出所所长何健介绍,这样的巡逻,“江东大妈”已经坚持了近两年。
两年来,“江东大妈”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盗窃、传销等案件30余起,直接及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人,收集各类治安隐患信息300余条,该区域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7.5%。
老旧小区治安管理成痛点
江东社区所辖公司大塘、江二社区及部分江一社区(以下简称“江东社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典型的“城中村”,社区面积5.6平方公里,居住着约9000户、2.5万余人。房屋多为早期居民自建的三层以下建筑,因为多种原因,社区一直未能改造到位。刘瑶说,上任社区民警告诉他,因为小区违建较多,房租价格低廉,流动人口占到70%以上,盗窃、涉毒、传销类案件明显高于其他小区。监控等技防设施上不了、无围墙更无物业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流动人口成分复杂,违法犯罪案件高发,使得江东社区一度成为治安管理痛点和难点。
此时,一支志愿者队伍进入了民警的视线。那是一群平均年龄65岁、曾经或现在住在江东社区的大妈,她们组成了一支腰鼓队,还经常志愿演出,关心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成为群众点赞认可的一抹“夕阳红”。2017年,时任四牌楼派出所所长丁翔调研走访江东社区治安现状后,决定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了解到社区里有这样一群大妈活跃在街头巷尾后,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对“江东大妈”进行安防教育指导,让她们成为一支社区防范的有生力量!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2017年9月,10多名“江东大妈”第一次走进四牌楼派出所,一股推动社区网格化治理向纵深发展的力量就此诞生。
一道“大妈红”频现社区
“江东大妈”群防群治队已经组建,如何让她们服务社区治安管理、协助打击违法犯罪,成为摆在四牌楼派出所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盗窃电动车嫌疑人作案前后行为有哪些特点?怎样从可疑人员的生活废弃物里判断其是否为吸毒人员?秋季天干物燥,社区哪些地方容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遇到嫌疑人,如何不惊动他并告知我们民警?……”2017年10月,一场特殊的安防“课堂”在社区弄堂里“开讲”。社区民警带领“江东大妈”们来到社区案件易发区域及主要路段,详细讲解日常巡防注意事项。大妈们听得很仔细,记得很认真。
民警将“江东大妈”们分成若干巡防小组,每5人一组,划定了治安情况复杂、来往人员较多的岔路口等6个重点巡防哨点,确定了每天下午和晚上两个重要巡防时段,还建立了由派出所民警和大妈们共同组成的“江东大妈”巡防微信群,及时发布通报各类信息。这群60多岁的大妈,从怎么“玩”微信开始学习,现在个个都是“手机控”。
成效立竿见影!当年12月7日晚上,“江东大妈”义务巡防队在社区钓鱼巷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一直盯着路边汽车内物品,与此前民警培训时说到的“形迹可疑”特征非常相似。大妈们随即在附近隐蔽处拍照并传至微信群,经社区民警辨认,该男子正是一名“惯偷”。几分钟后,民警赶往现场将该男子抓获。
对于大妈陈巧凤和郝云来说,最让她们感觉“惊心动魄”的经历是在一年前,协助派出所抓获一个7人传销团伙。“前一天晚上8点多,派出所民警电话通知我,他们第二天早上6点要去江东社区抓一个传销团伙,请我们协助。听到这个消息,我既兴奋,也有些担忧。但民警很快告诉我们,只要把门敲开就行了。”第二天一早,陈巧凤和郝云就和民警来到社区该传销窝点门外。按照事先的部署,郝云敲了房门。“屋里一个小伙子问我是谁,我说我是房东,那人反问我房东不是男的吗,我说那是我儿子,楼下邻居说卫生间漏水,让我过来看看。”犯罪嫌疑人从猫眼里看到了郝云,便放下戒备开了门。守候在楼梯口的多名民警立即冲入屋内,将该团伙成员全部控制。
何健还说起了抓捕中的一件趣事:“当时我们民警一进入房间,就对涉传人员进行了口头警告,‘都不要动!双手举起靠墙!’两位大妈也跟着说,‘都不许动!我们是警察!’她们已经把自己当成警察了……”何健说,也多亏了“江东大妈”的协助,如果强行破门进入,引起嫌疑人警觉,将极大地影响抓捕效率,甚至可能因嫌疑人反抗或者从楼上跳下逃跑,造成人员受伤的后果。
“江东大妈”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刘瑶有着切切实实的体会:“‘五进’社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火防盗防抢防骗防毒防传销及防邪教等各类宣传,大妈们都主动参与进来。尤其是在群租房整治、流动人口管理、隐患排查梳理等专项行动上,她们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她们很多人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对这里的情况比我们熟悉。”如今,在社区民警和“江东大妈”共同努力下,江东社区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了47.5%,初步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平安社区目标。
打造镇江版“枫桥经验”
经历过一次现场抓捕后,“江东大妈”们都觉得自己“老有所用”。“老了老了,还能干这么大的事!抓坏人,就算在年轻时都不敢想,没想到老来成真,老有所用,很值!”65岁的陈巧凤自豪地说着,脸上满是笑容。“江东大妈”义务巡逻队的事迹,先后被省市各级媒体报道,根据她们巡防故事改编并由她们自演的小品《警民与共》也一次又一次登上荧幕,她们俨然成了本地的“明星”,想加入“江东大妈”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江东大妈”在编在册人数已达48人,年龄最大的73岁,还有两名大爷也加入进来。
今年66岁的高耿立是徐州人,是一位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因为儿子定居镇江,高大爷也跟着来到这里,听说“江东大妈”的事迹后就找到她们,申请加入“组织”。当被问及加入“江东大妈”有没有什么顾虑时,高大爷略显羞涩地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咱干得都是好事啊!遇到体力活,咱还可以冲在前面!”
社区群众认可,巡防成效显著,社区治安好转,队伍越来越壮大,“江东大妈”干劲也越来越足。“如何发挥这支队伍更大的作用,更专业更规范更有效地服务社会综合治理,是我们公安机关必须考虑的问题。”镇江市京口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姚恒清表示,分局已在着手将“江东大妈”的经验做法和群防群治模式推向更高层次,向辖区更多社区复制推广,将派出所社区基础工作与“江东大妈”独特深厚的群众基础相结合,力争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镇江版“枫桥经验”试验田。
2018年3月,四牌楼街道和四牌楼派出所启动社区网格化建设的“e网”工程项目,正式将“江东大妈”纳入辖区群防群治组织并登记在册,并配发印有统一标识的工作服,制定日常巡防及信息采集报送工作规范。今年3月,四牌楼派出所与江东社区居委会签订了《共建协议》,将社区矛盾调解、社区事务管理等方面纳入“江东大妈”日常工作内容。
对于这群大妈来说,江东社区已经成为自己离不开的家园,而这里的群众也离不开她们。在寒冷的冬夜里,在三伏的骄阳下,这群穿梭在街头巷尾的“江东大妈”将继续书写群防群治的平安故事,描绘镇江版“枫桥经验”的美丽画卷。
欧阳习珍何志斌曹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