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成古典音乐重镇
星海音乐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摄
余隆在指挥中。
近日,世界权威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刊发4月刊封面,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登上封面,成为首位登上这一权威古典音乐杂志的中国指挥家。
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余隆表示,能与五星红旗一起登上西方主流专业媒体封面,非常自豪。在他看来,走过一甲子的广州交响乐团已经成长为完全接轨国际、在某些方面可对标国际的开放型全能乐团,市场、人才培育均走在全国前列,与广州这座城市有着同呼吸、共发展的融洽关系。而广州拥有古典音乐繁荣的全部条件,丰沃的土壤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中国已经成为古典音乐的未来,而广州,已经成为古典音乐的重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岸、张素芹
余隆:与五星红旗一起登上《留声机》封面,我很自豪
谈到此次登上《留声机》封面,余隆表示,能与五星红旗一起登上西方主流专业媒体封面,让自己很自豪,这是古典音乐强国的专业媒体对中国古典音乐现状的一次非常正面的报道和解读:“它不是对个体音乐家的关注,而是对近年来中国在古典音乐发展上所展现出来的杰出成就致敬,并对广州和上海两地乐团和城市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国际瞩目的文化事件和项目予以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甚至提出了‘我们可从中国学习什么?’这样的设问。”
在《留声机》的报道中,作者安德鲁·梅洛探访了余隆担任音乐总监的广州交响乐团,报道了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发展现状,并对余隆、马友友等音乐家进行访问,并提出了“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的设问。对此,余隆表示:“古典音乐的发展是个整体工程,一流的音乐家、一流的乐团、一流的作品、一流的音乐节、一流的演出场馆……这些不是古典音乐繁荣的全部,还需要有一流的艺术管理团队、长期的市场培育、观众群体的逐步增长和国家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的重视。”
种种迹象显示,这些古典音乐繁荣的全部条件,广州都满足——走过60年的广交,拥有一流的音乐家和管理团队;省市合力、文教联手,广交打造了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青交、少交、少年基础班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阶梯体系;每年举行的指挥培训班都会招200个中小学老师,这更是将古典音乐的种子撒播到四方;打造殿堂级音乐作品的同时,广交、星海音乐厅对市场的培育不遗余力,乐迷“漏夜排队抢票忙”的现象,在广州已司空见惯。
双剑合璧:广交星海音乐厅打造音乐文化地标
二沙岛,是广州的音乐文化地标。在这里,有“中国乐团最好的声音”广州交响乐团,有被公认为是“目前中国声场效果最好的音乐厅”的星海音乐厅。
经过多年发展,广交已成长为在曲目上积极拓展、艺术上不断进取、策略上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乐团。2003年,余隆就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在他的引领下,广交不但成功跻身中国最优秀交响乐团之列,还于2005年和2010年分别创办了以广交为东道主的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CISMA)和广东亚洲音乐节。这两项国际音乐盛事至今为外界所称道,同时为广交建立了更为广泛的国际声誉。
在余隆看来, 22个音乐季、世界五大洲的国际巡演,多次举办国际瞩目的文化艺术品牌项目,让广交实现了从一个单纯的国内乐团,到完全接轨国际、某些方面还可对标国际的开放型全能乐团的蜕变,是国内外业界和媒体眼中“中国最具声望的乐团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交响乐团。
星海音乐厅,也在去年度过了20岁生日。“开放的城市带来了一流的音乐厅,一流的音乐厅带来一流的演出品质。”星海音乐厅主任刘莹如此说。20年来,音乐厅一方面力邀世界一流的名家名团,另一方面坚持力捧本地的音乐力量,伴随广州交响乐团等本地乐团的坚持耕耘,音乐厅推动和见证了本地古典音乐的发展。
人才培育:“广青交”模式被多个城市借鉴
除了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广交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艺术普及教育,被越来越多城市复制、借鉴的广青交模式,对广州古典音乐人才储备和市场培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成立于2011年的广青交是广交的附属乐团,是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建立和管理的青年交响乐团, 90%成员来自普通广州中小学生,有自己的音乐季,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范本。成立以来,广青交已多次承载展示广州青年风采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任。
2014年,广青交增设了以10~14岁年龄段学生为主体的少年交响乐团,成为广青交人才的第二梯队,然而,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仍难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空档。
为保证后备生源,广交又开设了少年基础班,引发几千名孩子报考。在经过唱歌、音准听力、节奏感、音乐记忆力等方面的考核后,最终选择了100多名6~9岁的学员。首届“少年基础班”在今年3月初正式开学。
如今,青交、少交、基础班分别有100多人。生源足够也就有了质量的保证,而广交则是全马力开动,为青少年艺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热情,周一、周四、周五、周六都给青少年培训。
广青交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广青交模式对外也有很好的辐射作用。“每年招生是在播撒优良的种子,结出的硕果不仅能保障广青交的可持续发展,还能辐射到学员所在的相关学校,从而推动美育工作向更高层面发展。”事实上,不光广青交“不好考”,广州的很多少年宫乐团也是“一位难求”,广州,就是有这么多的孩子愿意学习音乐。
“未必出类拔萃,必定与众不同。”余隆认为,广青交模式探索打造标杆青年乐团的方式与辐射学校乐团建设,带动城市青少年艺术普及,加强和提升社会对美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从长远看,一定会为所在城市和地区甚至国家的未来注入艺术的基因,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市场培育:古典音乐已成市民生活一部分
在市场培育方面,广交、星海音乐厅等艺术结构也以春风化雨的细腻,以“降低门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真诚服务”的姿态,渐渐为这座城市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乐迷。星海音乐厅,被公认为是“目前中国声场效果最好的音乐厅”,如今,音乐厅已有12万会员,20年来走进音乐厅的观众有600万人次。
通宵排队买音乐会门票,在广州早已不是新鲜事。星海音乐厅主任刘莹告诉记者,自2014年启动“星海音乐厅年度音乐大赏”高端惠民活动以来,排队买票的观众越来越多。
余隆表示:“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广州交响乐团的音乐会门票经常售罄,而且每张票都是卖出去的。”由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共同主办的“走进交响乐·相约音乐厅”普及教育系列音乐会已经举办到第14年。而广交每个音乐季的“周日音乐下午茶”音乐会和“乐聚星期三”音乐会,票价都不超百元。
广交在将殿堂级交响乐带给乐迷的同时,也培养了乐迷,让音乐、艺术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广州古典乐迷观看演出时的文明程度,用已故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的话说,是“和国际接轨的”。此处有知音,也就吸引更多的名家名团纷至沓来。
一流的乐团、一流的场馆、高素质的乐迷、多层面的音乐教育……在余隆看来,广州的古典音乐文化氛围相当好。“我有幸跟广交在一起工作这么多年,见证着中国交响乐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感受到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