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创新高 有资金流入股市楼市?

日期:04-15
社会融资规模消费贷款居民

原标题:3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创新高有资金流入股市楼市?

本报记者顾月北京报道

 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34万亿元,其中,3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2.8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

而从人民币贷款来看,3月份人民币信贷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5777亿元,相比于2月和去年同期,信贷投放都有显著提升。另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前两个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累计减少3亿元,但是到了3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猛增,一个月就增加429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3月信贷明显回暖,一是因为宽信用政策之下,信贷投放能力较充足;二是节后复工,企业贷款需求有改善;三是监管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小微及民企贷款,相关政策逐步发挥效果;四是,一二线城市房市成交量回暖带动房贷需求改善。”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说。

短期内降准概率下降

不管是3月份2.86万亿元的社融增量,还是3月份1.69万亿元的人民币贷款增量,均高于市场预期,出现较大反弹。

从社会融资结构上来看,人民币信贷仍然是社会融资的绝对主力,但社融的改善除了人民币贷款有较大幅度增加外,主要来自于债券融资的改善。

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9071亿元,同比多380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5391亿元,同比多4622亿元。

“债券融资改善一和融资环境放松有关,二是地方专项债规模扩容且发行提前。”上海地区某证券宏观领域分析师表示,“整体来看,随着3月份社融规模、信贷投放规模都出现大幅度反弹,目前‘宽政策’向‘宽信用’效果逐渐明显,短期内降准的概率下降。”

从人民币贷款结构来看,3月以消费贷款为主的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295亿元,创历史新高;以房地产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605亿元,同比多增83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新增1.07万亿元,同比多增超500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3月社融增速逐渐企稳回升,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在此基础上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稳健基调,近期降准概率下降,但在融资规模“量”改善的情况下,宜更加关注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价”的合理性,不断推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此外,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回升也表明了市场流动性取得改善。数据显示,3月M2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至8.6%,创下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M0同比增速也由-2.4%回升至3.1%,M1由2%回升至4.6%,反映企业流动性有所改善。

那么,在此情况下,二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将如何变化?

廖志明认为,随着宽信用政策逐步发挥效果,叠加社融低基数,预计社融增速将进一步回升。“一般而言,社融增速领先名义GDP增速1-2个季度。2019年1月社融增速迎来拐点,2019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速有望企稳。”廖志明说。

居民短期贷款创新高

 3月的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创下“天量”,一个月之内暴增4295亿元,为月度历史第一高。

一般而言,住户部门短期贷款以消费贷款为主,对于3月份短期消费贷款突然大幅度提升,不少市场人士也提出了疑问,为何3月住户短期贷款增加迅猛?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居民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货币政策宽松叠加宏观经济影响,银行增加消费贷的动力增大;二是,居民借贷消费的理念的确在不断深入,居民短期贷款由此增加;三是,P2P爆雷增加也使部分原本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消费信贷回到了银行体系。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住户部门短期贷款从2017年开始扩张较快,当时正是房地产爆发、价格大涨的时期,但随后就有反映说消费贷款或者短期抵押贷款流入了住房市场。”河北地区某国有大行支行副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后监管部门加强了对消费贷的监管,而银行也对消费贷自查,要求办理消费贷的客户提供发票等。

此外,也有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银行业个人贷款部门客户经理表示,监管部门一直在强调严禁消费贷流入股市、楼市。“现在大额的消费贷款或者定向用途(如装修)的消费贷款,都要求提供发票或者合同,不接受购物小票;不过,小额的信用贷款,则并没有对发票、合同等严格要求,但可能会有事后抽查。”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对比来看,联系到今年3月份股市大涨和楼市“小阳春”,不得不让人怀疑有部分短期贷款以消费贷的名义流入了股票市场,或者住房市场,而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使用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贷、消费贷产品的客户来看,资金流向仍然较难监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目前不仅有支付宝中的“借呗”、微众银行旗下的“微粒贷”等互联网平台可以线上借钱,多数银行也都在手机银行客户端上线了“借钱”、“消费贷款”等产品,客户如果想要线上借“消费贷款”,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实现“秒借”,十分方便。

以某股份行为例,在其手机银行APP首页,即可以看到“借钱”这一选项,点击进入后会询问贷款用途,并显示根据监管规定,消费贷款只能用于消费或经营用途,不能用于购买理财、房产、股票等风险投资。

但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使用过银行线上借钱服务的人士来看,在资金到账后,自己即可使用,并没有用途询问或者消费凭证要求。“虽然官方有用途规范,但实际上我既用借来的钱还过信用卡、房贷,也曾用借来的钱投资股票,只要按时还款,实际使用中并没有感觉到限制。”一位接受采访的用户表示。

五粮液再推营销改革 《复联4》情怀的代价:有钱难买一张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