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梓轩扎堆梓萱组团?媒体:别让流行文化限制起名想象力
前不久,《2018年中国新生儿姓名大数据报告》出炉,报告显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梓涵”“一诺”“浩宇”……这些似曾相识大都源于80、90后曾经热衷的偶像剧,如今他们为人父母,自然要把最美好幸福的祝愿,刻进他们的“小公主”“小王子”的名字里。其实,中国优秀的诗词浩如烟海,不是只有“偶像”一条路。好在,如今的荧屏上,传统文化节目开始复兴,未来的名字一定会更加诗情画意。
一大波“偶像”
网上有个段子——开学了,一年级的老师哭了。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萱,可馨、可欣和可鑫跑过来劝架,撞倒了若曦、若溪和若熙,子睿和梓睿跑过去告诉班干部浩然、昊然、皓宇和雨豪,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萱,语彤、雨萱、羽琪、宇涵拿来药品帮大家处理伤口。最后梓轩、子轩、梓萱和子萱在大家的帮助和劝导下握手言和。
段子自然有些夸张,可是有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受琼瑶小说、网络文学等影响,孩子取名更偏向“言情”和“诗意”,因此像“xuan”“chen”之类的字成为父母们的最爱。在上海,2018年出生的9万余名宝宝中,新生男宝登记使用最多的20个字:宇、泽、宸、子、辰、奕、轩、睿、梓、嘉、一、浩、皓、思、翊、涵、俊、文、天、铭。新生女宝登记使用最多的20个字:欣、玥、妍、涵、悦、佳、梓、思、怡、心、依、语、昕、子、一、奕、诗、伊、雨、馨。梓涵、一诺、浩宇、依诺、若曦们……仿佛走出了电视剧,正跨越历史长河,扎堆组团向我们走来。
事实上,在更广的范围内,姓名总是会反映时代特征。而在某一个年龄段中,名叫“建国”“爱华”“援朝”“建军”的人会特别多。80后一辈的“李伟”“王芳”“李娜”也特别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言情小说、偶像剧,以及之后的网络小说为代表性载体的流行文化逐渐风行。这些作品中,宇轩、诗涵、欣怡等人物姓名,诉之于内在含义,更加追求字眼本身的文雅和美感,在一片“伟”“丽”“红”中,自然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当深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一代为人父母后,给下一代起名时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可喜的是,如今《国家宝藏》《诗书中华》……这样弘扬传统文化魅力的节目正在取代偶像剧占据主流,未来的班上,“偶像”潮总会退去。
让名字好听
理论上说,姓名只是一个人的代号,起名之事纯属各个家庭的“内政”。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或者给生活带来困扰,符合顺口、好记、易写等基本标准,任何汉字都可以自由使用。不过在现实中,孩子的姓名都承载着家长的期待和祝愿,也体现了家长的文化思考。
偶像的名字是不错,在字眼上显得更为“讲究”和“洋气”,但引发这一风潮的毕竟只是浅层次的流行文化。它虽然具备很强的浸润能力,也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审美启蒙的作用,但却存在内涵欠缺等问题。在这种文化引发的跟风效应下,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家长在起名时的初衷是追求个性化特征,摆脱过去的“俗套”,并尽力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但因为影响他们思想情趣的来源相对单一,加上这种文化本身也流于浅薄,群起效仿后就不免形成了新的俗套。
如何才能起到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不妨看看大师们的名字:林风眠、林徽因、梁思成、关山月、傅斯年……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只要愿意翻阅唐诗宋词或者古今美文,带着满满祝福和期望……你总能找到那个既不俗套又情意满满的名字。为了孩子的名字,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浸润浸润,一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二来用一个既响亮好听又不落俗套的名字作为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倒是两桩美事。
记者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