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当贫困户,要做脱贫带头人
尽管只有一条腿,张由均却能轻松地扛起一根木头来。记者彭瑜摄
(上接1版)
张由均没有放弃,一空下来就到地里练习。慢慢地,他发现不应该用拐杖撑住身子,而是要用残缺的大腿压住拐杖。掌握了身体的重心,加上自己体力不错,张由均终于能稳稳地站着挖地了。
1亩、5亩、10亩……几年时间,张由均夫妇靠开垦闲置地种粮食,不但一家人吃饭不愁,还有足够的粮食喂猪。
“2015年,村里评定他家为建卡贫困户,但他拒绝了。”金寨村村主任沈来兵回忆,当时张由均说,自己娃娃都长大开始挣钱了,负担变轻了,自己靠种地养猪能脱贫,“他说自己不用帮扶,要把指标给那些有病人、有学生的家庭。”
去年,张由均开垦闲置地达30余亩,母猪喂到了7头,全年生猪出栏20多头,家庭收入超过4万元。
村民推选他当社长
30多岁那几年,张由均重新从爬行学起,再一次站了起来。他又能挖地、种菜、担粪了,甚至还可以打石头,干泥水工、钢筋工的活儿。
“这房子就是他和儿子修的。”王发秀指着自家一楼一底的房子说,除了浇灌混凝土和贴瓷砖请了工人,挖地基、抬石头、砌砖、盖瓦这些都是张由均自己拄着拐杖完成的,儿子只是在一旁当小工,搬运砖瓦、砂浆等,“半年就修好了,节约了4万元工钱。”
一个残疾人,为啥这么拼命?张由均“嘿嘿”一笑说,“我虽然少了条腿,但作为一个男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拼命不行啊!”
早在1998年,村民见张由均身残志坚,而且能说会道,就推选他当了社长。张由均坦言:“我这种情况,当社长还是很有压力,可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必须干出个样儿来。”
那时的金寨村,很穷。当上社长后,张由均就把自己的猪崽便宜卖给村民喂养,一时拿不出钱的,就先喂猪,卖了再付钱。他则拄着拐杖进院入户传授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饲养技术。
邻居刘德恒是个孤老,年纪大了生活无法自理。张由均夫妇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管起了饮食起居。刘德恒性情孤僻,有一次心情不好,咬伤了王发秀的手指,至今还留有痕迹。可张由均夫妇没有一点怨言,照顾老人长达8年,直到老人被自己的亲人接走。
带动村民养猪脱贫
去年8月,九龙坡区九龙镇与金寨村结成帮扶对子,在巴国城农贸市场落实了20平方米门面,并免除了装修费和3年共计6万元的租金,让来自金寨村八组的贫困户王发财在此销售村里的老腊肉。
短短两个月,王发财的城口老腊肉就卖了6万元。今年,王发财计划制作1万公斤腊肉,力争利润突破10万元。但很快问题来了,既要保证质量,还要实现销售数量,真正的土猪肉从哪里来?
“带领村民来一起养!”张由均决定自己建个养猪场,再提供猪崽带动村民一起喂养,村里的生猪专业合作社有腊肉加工坊,现在又有了九龙镇提供的销售门面,养猪不愁不赚钱,“用领导们的话说,形成了一个完整产业链。”
说干就干!今年正月初四,张由均拄着拐杖就上了工地,一个人动手兴建养猪场,木工、砖工,大工、小工都是他一个人干。一根80斤重的木头,他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搂起来,一扬就上了肩膀;一块50斤重的空心砖,他左手拄拐杖、右手提着就顺着梯子上了墙……
20多天,一座长24米、宽8米的饲养场修好了。张由均计划今年养猪100头,王发财年销售1万公斤腊肉的希望就有了保障。
“脱贫致富奔小康不落下一个人,残疾人也要不等不靠、撸起袖子加油干!”八组还有5名残疾人,张由均经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带动他们养猪脱贫。
前不久,张由均与5名残疾人签订了脱贫帮扶协议,除了送猪崽外,养猪场还优先雇佣他们干活,月工资1800元,优先收购他们的粮食用于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