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作996,生病ICU”,太多人在焦虑了,监管部门在哪里?
摘要:劳动监察部门的缺位,显然助长了一些企业或明或暗实施“996工作制”的气焰。
近日,互联网企业的“996工作制”引发舆论关注。有程序员在一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名为“996.ICU”的项目,网友可以添加自己所知道的企业加班情况,并给出证据链接,以此抵制互联网企业的“996工作制”。所谓“996”,是指从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而“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后直接住进重症监护室”。日前,已有40多家互联网企业被指实行“996工作制”,包括多家知名企业。
相较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的用工性质确有其特殊性。如,一些互联网企业需要员工24小时在线,提供不间断服务;传统企业的下班时间是互联网企业服务需求的高峰期,如电商、网约车平台等……不过,用工性质的特殊性,却不意味着互联网行业“996工作制”的合法性。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工时制度分为标准工时、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其中,后两种属于特殊工时制度,只有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而大部分企业实施的标准工时制度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应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应不超过四十小时。
另外,《劳动法》第41条还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并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996工作制”下每月近300个小时的工时,明显远远超出合法的工时总时长。而虽有明文规定,一些互联网企业却有其规避的方法——不少企业并不明文要求员工加班,而是通过“加班考核”或者KPI倒逼机制,让员工“被加班”。如,有企业虽不明说,但要求员工每月加班时长满100小时,加不够就扣钱;还有一些企业将“996工作制”描述成企业文化、员工精神的体现,赋予其某些文化、道德色彩。如,愿意接受的被视为敬业,而不积极的则可能被裁员。
在此背景下,“996工作制”的合法性虽然存疑,但个体对这种机制说“不”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从大多数媒体对一些程序员的采访情况来看,受限于自己的弱势地位,“沉默的大多数”依然占据主流。
而程序员之所以不能说“不”,原因除了地位弱势以及“畸形企业文化”的渲染外,还有举证难、认定难、违法成本低等问题——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只有为两家企业曾公开声称实施“996工作制”。2016年,58同城因为对两万多员工实行强制996引发员工抗议;今年1月,杭州互联网企业有赞也曾宣布强制实行996工作制,还引起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不过,截至目前,并没有任何相应的处罚结果出炉。劳动监察部门的缺位,显然助长了一些企业或明或暗实施“996工作制”的气焰。
从各方反馈看,加班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反映到宏观数据层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9小时。另外,全国总工会于去年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每周工作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职工占比21.6%,而加班加点足额拿到加班费或倒休的职工仅占44%。没有享受带薪年假、没有补偿的占35.1%。
要看到,当前的“加班文化”已经异化成一种强加给普通劳动者的潜规则,成为劳动者获得正当薪酬的附加前提。这一现象应该启示劳动监察部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不仅针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在看起来“高大上”的互联网企业上班的程序员,也可能遭遇劳动权益保护的危机。特别是部分企业以“996工作制”作为变相裁员的手段,“996工作制”日渐成为职场明规则等,劳动监察部门应该有更积极的关注和介入。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曹飞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