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这位理工男成为首位执掌故宫的中候补
单霁翔的继任者是敦煌研究院原任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2014年12月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三年后,2017年10月王旭东当选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值得提到的是,按照故宫官网给出的历任院长名单检索(吴仲超、张忠培、吕济民、郑欣淼、单霁翔),王旭东是第一位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中候补。
简历显示,王旭东1967年生于甘肃山丹。由于西北缺水,王旭东从小立志做一名水利工程师。在兰州大学本硕博(水文地质类专业)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从事水利方面工作。后来,敦煌研究院开展石窟保护,经兰州大学推荐,1991年王旭东进入敦煌研究院,开始从事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工作。
理工男的“金刚钻”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水利专业出身的王旭东执掌故宫博物院,他的专业素质怎么样?工科男从事文物保护,一切还要从30年前说起。
“1991年,敦煌研究院正好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美国专家向他们建议,搞石窟保护,应该去找地质工程专业的人加入进来,于是他们就来到兰州大学招人,我的老师向他们推荐了我。那时我已经在张掖地区水电处工作。他们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敦煌在哪里。”王旭东在媒体专访时曾经透露。我第一次修壁画时,手颤抖得无法下手,“尽管我对壁画内容不太了解,但我知道它们非常珍贵。”
据王旭东自己透露,他这个门外汉到了敦煌后很快其专业知识完全可以用在石窟壁画的保护上。“比如第98窟和第85窟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都修复过,但到了90年代,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的专家一起来攻克这个难题。从环境监测到壁画制作材料、工艺以及岩体内和壁画地仗层(壁画和岩壁之间的草泥或麻泥层)中盐分的分析,一整套调查之后,终于找到了病因。原来,壁画颜料层的盐分含量太高,当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盐分就会溶解;当湿度低的时候,盐分又会结晶。这样反复溶解和结晶,就导致壁画的表面产生病害。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等环境条件一变,就又会出现问题。所以要给壁画治病,首先要了解岩体的结构和其中的水盐运移规律,我觉得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资料显示,王旭东从1991年在敦煌研究院从事壁画及土遗址保护以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及省部级奖10项,并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获技术专利4项,申请技术专利5项,完成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王旭东还主持过3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勘察设计和现场施工,承担国家文物局和科技部下达的文物保护重点研究项目20多项,主持或参加与美国、日本、英国的国际合作4项。
“通过文创让遗产发扬光大,而不是去消费它”
在单霁翔的力推之下,故宫近些年诞生批量“网红”文创产品。拥抱互联网,成就了故宫的线上口碑也让单霁翔自己成为了“网红”。而今故宫“掌门”易人,上述传播方式会否继续?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认为值得期待,因为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方面,王旭东与其前任不谋而合。
目前,在总计500多个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多个洞窟实现数字化,占整个规模的近三分之一。目前,至少有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全球共享。同时,莫高窟在全国文化遗产单位中率先开启每天6000人为最大承载量的网络预约参观模式。
在王旭东眼里,数字化手段保存文物只是第一步,要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为参观者带来不同的体验,让年轻人以全新的方式,接触和认识传统文化。他曾经阐述过自己的设想称,可以在网络上“数字重建”莫高窟,让千年莫高窟“青春永驻”。
不过,在文创产业方面,王旭东任职期间,敦煌研究院推出文创产品的速度算不上快。“宁可步子慢一点,不能让莫高窟形象垮掉。”王旭东说。政知道注意到,敦煌研究院此前推出过《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给菩萨涂口红》课程等文创产品,以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为蓝本,让参与者在一描一画中体会敦煌的文化艺术内涵。
从上述产品中不难看出王旭东反复强调的理念:文创一定不能背离价值,要通过文化创意让遗产发扬光大,而不是去消费它。但是政知道同时也注意到,王旭东所谓的“不消费”并非故步自封,在今年3月的一次活动中,王旭东表示欢迎社会各界关注敦煌的文化创意产品,只要符合敦煌的文化精神,并且受到大家广泛喜爱的设计和想法,都可以和敦煌研究院展开合作。
拥抱“一带一路”
查阅人口总数可以发现,敦煌是一个在我国不起眼的小城市。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小地方,因其地缘位置,莫高窟成为中华文明在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碰撞、交融、自强不息发展历史的缩影之一,也是古代各文明区域通过“丝绸之路”交流和共享的见证。
敦煌研究院的“掌门人”有理由也有责任将其保护好、推广好。在这一点上,王旭东的国际视野被业内人广为称道。
梳理公开报道显示,在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期间,王旭东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吸引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机构参与敦煌石窟的保护以及价值挖掘研究;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和敦煌学、敦煌艺术交流国际合作项目,实施国际访问学者计划,并多次组团赴欧洲、北美、东亚和中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文化交流和学术考察活动。王旭东曾向媒体表示,未来敦煌将继续敞开大门,让更多不同国家的学者来了解敦煌,研究敦煌,用不同的语言来传承和发扬敦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