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音乐会《汤显祖》巡演澳大利亚南半球刮起一股“汤旋风”
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音乐会《汤显祖》巡演澳大利亚
昨晚,上海音乐学院《汤显祖》澳大利亚巡演来到第三站,悉尼歌剧院2700余座音乐厅座无虚席。此前,这场歌剧音乐会已在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音乐艺术学院新建的汉森·戴尔音乐厅及墨尔本演奏中心演出两场,4月9日还将在悉尼音乐学院交流演出。
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集成上海音乐学院各学科创作演出力量的原创歌剧《汤显祖》,2017年1月首演于国家大剧院,当年5月登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舞台;去年1月作为开幕演出亮相匈牙利欧洲青年歌剧节,并应邀在捷克亚纳切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作访问演出,12月又以音乐剧场的形式在宝岛台湾巡演。回忆《汤显祖》一路走过的历程,青年编剧陆驾云如数家珍。此次海外巡演,因为路途遥远,无法携带所有布景,加之演出场地均为音乐厅,新的歌剧音乐会版《汤显祖》应运而生。
作曲家徐坚强为新版作了配器调整,加入了唢呐、古筝、二胡、笙、笛子、中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还运用不同戏曲曲牌来表现角色经历与性格,例如《好一个奇男子》运用《茉莉花》的曲调演变而来;《汤府大喜》《折柳别》《春之歌》等从江西采茶调的音调变化而来。陆驾云则以汤显祖的生命阶段划分,让作品线索变得更为清晰,“从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中年面对各种选择时的坚持,直到50岁生日当天《牡丹亭》上演,我相信即便不了解汤显祖的异国观众也能理解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和他最重要作品诞生的基础所在。”
陆驾云的判断没错,无论是在墨尔本还是悉尼,从开场时的略带矜持,随着剧情深入,观众的投入也渐入佳境。将近3小时演出结束后的谢幕堪称“疯狂”,每位观众都鼓掌欢呼。
一部剧的艺术使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身着水袖戏服的杜丽娘一登台便惊艳全场,饰演杜丽娘的孟子毓是上音音乐剧系大四学生。包括孟子毓在内,《汤显祖》主创团队均来自上音,党委书记林在勇担任总策划并作词,歌唱家、院长廖昌永任总导演,青年教师施恒任导演;上音研究生胡斯豪、孙卓汉、苏航,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陈京蔚担纲主演,乐团成员来自管弦系,合唱团来自声乐歌剧系,舞台视觉呈现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师生制作,剧务则由艺术管理系学生承担。
“这次‘走出去’的规模在上音院史上可谓开先河。”带队演出的林在勇介绍。他为《汤显祖》设计了半文半白的唱词。墨尔本演奏中心的伊丽莎白·默多克厅台口较浅,乐池无法下降。演出现场,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民乐演奏者们登上舞台,无意间成为演出的后景,合唱团成员们则站上二楼,和舞台遥相呼应。无论是声音效果还是舞台意境的设计,虽为因地制宜的调整,仍可见精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