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人的故事|让我们缅怀他,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截图。资料图
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在网络走红,
“圈粉”无数青少年网民。
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截图。资料图
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令人泪目:
病危的兔子不听医生劝告、不肯休息,
弥留之际仍在整理重要文件,
临终前,他对小兔子说:
“我们的大国梦,就交给你们了!”
故事里,工作到最后一刻的兔子的原型
就是全军10位挂像英模之一
——林俊德。
(全军挂像英模,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共10位。全军挂像英模画像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印制,在全军连级以上单位悬挂。)
他是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专家、
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
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资料图
2018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增加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
为全军挂像英模,
自此,各时期的全军挂像英模增至10位,
他们是:
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
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
又是一年清明,我们缅怀先烈,
向林俊德将军致敬,
向那些为国家繁荣富强英勇牺牲的英雄
致敬!
他是操作精密仪器的科学家?
他用“土方法”创造测量奇迹!
林俊德(左一)和同事们。资料图
1964年10月16日,
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
一片欢呼中,
有个人却神色紧张地逆向而行,
他就是林俊德。
直到搜寻出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后,
他才出了一口气。
林俊德负责研制钟表式压力自记仪,
这台仪器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
是检验核爆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
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研究人员欢呼雀跃。资料图
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
向周总理报告核爆成功时,
周总理谨慎地问:
“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
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
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
只拿到很少的数据……
这时,时任核武器试验研究所所长程开甲
带着26岁的林俊德匆匆赶到:
“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
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爆炸当量为2万吨。”
张爱萍激动地拍了拍
林俊德满是尘土的肩膀说:
“你们立了大功!”
中国从此有了坚不可摧的“核盾牌”!
1964年10月16日,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依据林俊德测得的冲击波数据,向周总理报告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资料图
中国要想安心发展,
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但那时的中国,物质稀缺匮乏,
能够达到试验标准的材料屈指可数,
机械器材都需要科研人员自行研发。
以测量仪器的研制为例,
核爆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极高。
没有高精尖的电机工艺,
几乎不可能成功。
外国人扬言
“你们爆炸了也是假爆炸!
因为你们根本测量不出来!”
林俊德在作报告。资料图
林俊德就是不信邪,他和战友们
根据极少数的核试验资料埋头研究,
所有的路,都要试试!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天,他偶然听到钟表
“当——当——”的报时声,
一瞬间他联想到了钟表的发条:
发条为动力,加上自行车轮胎和闹钟,
用“土办法”设计钟表式压力自记议。
没想到,还真就制成功了!
这个压力自记仪成本极低,
样子像一个罐头盒,
但无论测量精度,
还是数据采集速度,
都优于其他外表洋气的“大家伙”!
用自行车轮胎和闹钟
这种“土办法”搞出来的测量仪器,
获得了中国首颗原子弹的重要数据!
林俊德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办法达到理想目的。资料图
1966年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
冲击波的测量也必须在高空。
高空冲击波测量难度更大,
测量仪器必须在零下60摄氏度的
低温环境下工作。
但当时的试验条件并不具备。
怎么办?
林俊德带着仪器,
和同事们爬上海拔近3千米的山顶,
一呆就是一宿。
冬天的戈壁大漠,夜晚冷风刺骨,
户外温度有零下20摄氏度,
队员们头发、眉毛上都结上了白霜。
他们四肢都被冻僵了,
身体止不住颤抖,
但嘴里抱怨的却是:
这温度还能再低点吗?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资料图
后来,林俊德带领课题组
将氢气球放飞到高空,
进行低温考核。
每一次试验都要动员几十个人
在数十公里范围的戈壁滩上找回仪器。
通过放飞试验,课题组研制出
高空压力自记仪,
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依据!
他是离家52年的“异乡人”?
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国与家!
林俊德在作报告。资料图
从原子弹到氢弹,
从空爆到地爆,
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
他都冲锋在第一线。
曾有一次爆炸试验,
林俊德让其他人全进了掩体,
自己却执拗地选择近距离观看爆炸,
谁都劝不下来。
一声巨响,爆炸装置被炸开了,
碎片将远处碗口粗的杨树拦腰削断,
爆炸声还在耳边回响,
林俊德却已冲出去取样……
“那种情况根本顾不上生死。”
他多年的同事说。
林俊德正在工作。资料图
林俊德说这辈子自己有三个“没想到”:
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
他更想不到的是,
他一生的命运都和国家紧紧相连。
他说,成功的关键,
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
一旦抓住了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
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林俊德和战友们每天都在拼命工作,
创造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
林俊德用自己的方式,
守护着国与家。
2019年新春林俊德的全家福。资料图
2012年5月,
从得知自己患病的那天起,
林俊德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遗言清单:
1。计算机、保密柜清理
2。****技术(国家机密)
3。家人留言
4。(空)
5。马兰物品清理(宿舍、办公室)
林俊德的遗言清单。资料图
笔记本上,有详细的档案、材料、
技术方案、学生论文等处理事项,
但是“家人留言”那一项却一片空白。
在林俊德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中,
老伴黄建琴紧紧握着他的手,
贴在他耳边说:
“老林啊,这是我第一次
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
聚少离多,没有冲淡这个家庭的温情,
家国的种子很早就在孩子们心里生根。
黄建琴说,
“老林临终前虽没给儿女们留下一句话,
但他的执着追求和平时的言传身教,
已深深融入后人的血脉中。
所以,孩子们早早就知道了
要像爸爸那样做人,像爸爸那样做事。”
女儿林春说:
“父母为我们做出了好样子。”
儿子林海晨说:
“我是在爸爸去世后,才从媒体上知道
他原来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传承‘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
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幸福。”
他是“不听话的病人”?
他是冲锋的战士!
“我是搞核试验的,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在这里我无法工作,
请把我转回普通病房。”
2012年5月26日,
病情恶化的林俊德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这是他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
在医院里,
他是一个“不听话的病人”。
林俊德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在病房工作,妻子劝他休息一会。资料图
“不要勉强我,
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让我专心干工作。”
此时的他已经病危,
整个腹腔全是肿瘤,
却多次拒绝治疗,要求工作。
林俊德在病房坚持工作。资料图
医生不忍,多次劝林俊德休息,
他却坦然地说:
“我宁要有质量的一天,
不要没质量的十天。”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
他强忍着剧痛,
坚持伏案工作长达74分钟!
2012年5月31日,处于生命最后时刻的林俊德。资料图
时间悭吝,这位可敬的科学家
来不及把笔记本上
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
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的全部文档,
甚至来不及给亲人多一句嘱托,
弥留之际,
口中还喃喃念着电脑里的资料……
林俊德握鼠标的手一直颤抖。视频截图
2012年5月31日,
这颗赤子之心匆匆停止了跳动,
留给人们的,永远是冲锋的背影。
他去世后,还留下一本
在病床上做的工作笔记,
被作为“核心机密”入档保存。
为了这些,
他一次次放弃了延长生命的机会……
林俊德的临终嘱托。资料图
2012年,林俊德被评选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推选委员会这样评价林俊德:
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
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
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
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以智殉国铸就成
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
至死攻坚绽放成
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
“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这是他临终前的嘱托。
马兰,中国保密的核试验基地,
一个地图上搜不到的地方。
然而那里却播撒过他毕生的心血、
青春和爱情。
林俊德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视频截图
有网友留言:
“为什么中国只用70年,
就可以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科学家们为祖国,
撑起了尊严和底气。”
国之重器,以命铸之。
其实,中国有太多
像林俊德将军一样的科学家,
正是他们,
用生命的光和热,
为祖国创造出了太阳和惊雷!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清明祭先烈,英雄志长存!
记者:方瑞杨月曹若鸿(实习)
责任编辑:张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