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999年街坊捧着特刊坐地铁
历史见证交通枢纽
在“衣食住行”当中,“行”代表了一座城市在经济上、科技上的发展。而交通的进步,毫无疑问是城市前行的奠基石。《广州日报》创刊67年来,始终关注着城市交通建设的点滴变化:地铁一号线建成、白云国际机场搬迁、海珠桥复通、广州南站启用……这些重要时刻,都离不开广州日报人的细微见证与深入透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从“地铁一本通”被热捧,到大版面书写与72岁老机场的依依惜别;从组织50对伴侣身着婚纱走上复通的海珠桥,到体验广州南站的崛起与铁路速度的腾飞……在西瓜园这片土地上,《广州日报》一直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把每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都化为有力度、有温度的文字与版面,与时代共同前行。
一号线开通特刊被抢空
1999年,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使用地铁这种新的出行方式,《广州日报》推出“地铁一本通”,以几十个版面、详细的指引,一举获得了市民的追捧。
说起广州地铁一号线,很多老广州都倍感亲切。对于他们来说,一号线就像一个亲人,自1999年开通以来就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号线记载着他们的童年,也记载着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登上地铁的回忆。
在1999年春节一号线全线开通之际,为了更好地指引市民乘坐地铁,《广州日报》推出了特刊“地铁一本通”,以几十个版面全面介绍地铁这一新的出行方式,对相关数据、怎样坐地铁、如何买票、自动售票机如何使用、地铁内有无卫生间等进行了事无巨细的讲解,可谓是“贴心周到,服务到家”。所以,该特刊一推出就被市民抢购一空了。
除了服务类信息,报纸还介绍了广州地铁开通的首日情况,包括“10万市民全家老小奔向地铁”的场景,从街坊视角展现了广州拥有地铁后的状况。在报道中,家住花地的曾老伯饮完早茶就赶到西朗乘地铁,成为首班车的观光客。他坐在空荡荡的车厢里骄傲地说:“我是第一批乘客啊!”这一幕幕市民对地铁引领生活的期待与欢喜,透过纸墨,成为一道鲜活的剪影,被生动地留存了下来。
如今,广州地铁早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而每一条线路的开通和运营,每一件感人事迹的挖掘和报道,《广州日报》都从来没有缺席过。
老机场搬迁着眼惜别意
《广州日报》请乘客、工作人员、市民和第一代飞行员,用不同的方式向老机场说再见,场景让人很是动容。
在各大交通枢纽重建和崛起的时候,《广州日报》除了做好便民服务信息,更会着眼于市民对这些交通枢纽的感情,追踪里面的动人故事。
广州是中国航空事业的发祥地。最早的机场可以追溯到1911年的燕塘机场。在这里,“中国飞行之父”冯如首次在祖国的土地上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而1933年建设的白云机场更成为后来广州白云机场的雏形。在2004年,这一片开阔的土地在承担了多年的历史使命之后,终于踏进了一个新时代——8月4日夜晚,随着最后一班飞机出港,72年的老机场退出历史舞台,新白云机场随之投入运营。
这是广州的重大事件,而《广州日报》也抓住了这个令人难忘的时间节点,以“告别”为主题策划了特刊,而且容量十分巨大:承载了老机场72年的历史,最后一天的航班情况,新机场启用首日的航班概况,各色人等对老机场的回忆和告别。版上4张小图,虽然都只有一栏的宽度,却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乘客、工作人员、市民和第一代飞行员,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向服务多年的老机场说再见,场景让人很是动容。作为一份广州本土的主流报纸,《广州日报》更多着墨于市民对老机场的感激与惜别,比如旧机场的最后一位乘客,最后一个航班的机长……他们的故事,包裹着一层浓浓的岁月暖色,就如一碗慢火煨出的靓汤,洋溢着厚重的感情与人文关怀。
海珠桥复通报道出新彩
《广州日报》选出50对伴侣,身穿礼服,漫步海珠桥,为这一历史时刻留下美好印记。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广州人成长起来的海珠桥,在2013年大修复通,成为轰动全城的大事。有了之前报道老机场搬迁的经验,《广州日报》再次主打“怀旧牌”,聚焦于“海珠桥提前开放引市民围观”的情景,并请几位有故事的市民道出了对海珠桥的深厚感情。除此之外,《广州日报》还找到了1950年海珠桥开通剪彩时给叶剑英递剪刀的小姑娘,并对这位已年届七旬的老人进行了专访,勾起一段珍贵的回忆。
《广州日报》还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不仅首次启动微博视频直播通车盛典仪式,还策划了“我爱广州——海珠桥上晒幸福”活动。消息一出,报名反响热烈。随后,报社筛选出50对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伴侣。他们手牵着手,在方阵最前面缓缓步行通过海珠桥,在这一属于广州城的历史时刻留下了他们自己的美好印记。
在做好“信息提供者”的同时,《广州日报》也不忘舆论监督责任在身——广州南站刚开通时,记者亲自体验进站乘车,由此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买票时,自动售票机只认现钞,不能刷卡;还有当时厕所不足,存在“如厕难”的情况等。这些市民普遍反映的问题都如实反映在报道中,对之后南站配套设施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媒体人说
30小时不睡追踪机场搬迁
讲述人:吕继尚,广州日报记者
当年全程跟进老白云机场搬迁的记者吕继尚跑了6年的交通线。在8月4日那天,他跟随着机场工作人员通宵转场。虽然之前经过多次大演练,但每个人的神经依然是绷紧的。“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次转场是无缝连接的,没有出错的空间。”
吕继尚表示,那两天,自己也和机场一样“轮轴转”。白天采访各单位的准备情况,晚上参加老机场最后一个离港航班的欢送仪式。发稿之后,他马不停蹄就去了新机场。“为了等待第一架飞机的到来,我和摄影记者在新机场停机坪外转悠,找了一个比较高的观察位置,就在黑夜里等待第一架飞机的降落。”到了早上7时5分,广州至海口的航班从新机场起飞,由此,新白云机场宣布开启。一批批客人都被新机场的“颜值”折服,连连发出赞叹。
然而,这对于记者来说还没有结束,紧接着,新一轮的采访又开始了。“调度系统和行李系统有没有问题?对厕所满不满意?我围绕着读者关心的问题一直采访到下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新机场。虽然熬了30多个小时,还是很精神,很亢奋。毕竟百年一遇的机场搬迁,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遇到就是一种幸运!”吕继尚说。
转场成功后,市人民政府和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联合召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转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广州日报获先进单位,而吕继尚也获得了先进个人称号。
当时的版面也非常特别,选版只择“辞旧”而非“迎新”,皆因报纸看重“惜别”二字。版面不论是标题、文字还是图片,都围绕这两个字展开,体现了广州人对老机场的感激和不舍。
当时《广州日报》还没有采用全彩印刷,这个版的印刷方式叫做“套红”,除了报眉使用特有的红色之外,其他的文字图片都是黑白的,但这单调的基色反而很吻合版面“不舍”的情感基调。
“这些年来,我已经很习惯广州人扛着‘长枪短炮’簇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拍摄飞机的起起落落,城市的点点滴滴。”当年的版面编辑王晓云感慨说,广州人心系这座城市的点滴成长,牵挂着它的纤毫改变,好像老火靓汤,小火慢炖,煨出满满一座城市的情深义重。
我找到了当年剪彩的女孩
讲述人:李大林,广州日报记者
2013年海珠桥复通是一件广州全城关注的大事。参与报道全程的记者李大林在开通之前就跑了好多次海珠桥,“我们隔几天就去看看有什么变化,比如雕塑、人行道等。”
《广州日报》如此关注海珠桥,是因为它在广州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在广州所有的大桥里,海珠桥可以说是唯一一座可以反映时代变迁的桥梁。它是一座钢架结构的桥,你可能会觉得它很老,但配上雕塑,你就可以看出它承担过什么样的历史任务。”
李大林回忆,以前的海珠桥不管车道还是人行道都比较窄。维修后,海珠桥扩宽了人行道和车道,桥的护栏和路灯也焕然一新,“这在当时看来都非常漂亮。广州市民觉得海珠桥变得越来越好,也很欢欣鼓舞。”正因为如此,海珠桥修复开通的时候也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去探点拍照。令李大林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也参加了开通仪式,并为海珠桥剪彩,吸引了特别多的市民。“红线女当时年事已高,对晚年的她来说,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
除此之外,记者还找到了一张老照片,记录着1950年在海珠桥开通仪式上,6岁小姑娘金端瑶给叶剑英递剪刀剪彩的情景。李大林想办法找到了这位小姑娘——当时她已年近七旬了。“她为我们介绍了当年给叶剑英递剪刀的过程。事隔60多年,她又来到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感慨良多:她家三代人都是做市政的,海珠桥也承载着他们全家人的记忆。”
李大林说,当时报社正在组织“我爱广州——海珠桥上晒幸福”活动,参与活动的50对伴侣中,有人20岁出头,也有人白发苍苍。“不少伴侣是跟随海珠桥长大的。我想,这些市民都对这座桥、这座城市满怀深情,所以才会踊跃参加这个仪式吧。”
南站开通当日感受中国速度
讲述人:杨进,前广州日报记者
2010年1月30日,春运首日,承载着高铁之梦、被誉为亚洲最大高铁客运枢纽的广州南站顺利启用。负责报道的记者杨进回忆说,他被南站庞大的规模和现代化的设计所震撼:“不同于广州火车站上层是封闭的设计,南站的上层是镂空的,阳光可以照进来。它的设计在当时走在全国前列。”
杨进说,南站刚开通时,客流量还不是很大,这与票价有着很大关系。“如果我回岳阳老家,买个普通火车的卧铺也就100多元,而高铁的票价一开始就是300多元,受到了很大的争议。”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坐高铁很舒服,比起拥挤的普通火车,总有种白领的感觉。”
杨进还记得,当年南站建成之后,他作为记者乘上了第一趟从广州到武汉的高铁,早上从广州出发,中午就能到达武汉。“当时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羊城喝早茶,在武汉午饭吃武昌鱼——这种速度实在是让我又开心又激动。”在第一趟高铁上,杨进采访了一位外国记者,这位记者对高铁评价很高:当时高铁时速350公里,却开得十分平稳。他不由得感慨中国的发展速度真是飞快。
如今,杨进虽已离开报社,但他仍保留着当天的高铁票和采访证,如同保留着一份珍贵的记忆。
地铁特刊卖断市我自己都抢不到
讲述人:王轲真,前广州日报记者
1998年,广州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的口号,广州地铁一号线的修建正好也处在这个节点上。“当年广州地铁的建设和规划很有魄力。”参与报道一号线开通的记者王轲真回忆说,在1999年春节前夕,《广州日报》为地铁一号线开通策划了几十个版的特刊。“要知道,以往《广州日报》做的特刊多偏重于重大事件,而广州地铁是基础服务设施。后来,我们和领导几经讨论,认为特刊还是要以服务百姓为主,离开通前两三天,才决定要做成服务性质的特刊。”
王轲真说,《广州日报》早早提出特刊的策划,地铁方也很配合,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在得知要侧重服务性之后,又补充了很多资料。“当时不少媒体都做了特刊,但《广州日报》的服务性是最强的。”
这份名叫《广州日报地铁一本通》的特刊,一发行就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很多人都拿着一份“一本通”去坐地铁。“那一天,地铁的工作人员还找到我,想要几十份特刊放在站内,但我找了半天都找不到,一早卖完了。”王轲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