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修《清史》已进入稿件通读阶段,预计今年出版问世
备受国内史学界关注的国家清史修纂工程近期取得新进展。
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官网今年3月26日发布消息《清史编委会开展新修<清史>稿件通读工作》介绍:新修《清史》送审稿已于2018年11月报送上级部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清史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书稿质量,编委会主任戴逸先生于近期亲自主持和组织书稿交叉通读工作。
消息提到,“在工作方式上,一是请不同组别专家互相通读稿件,如典志组专家通读传记组、通纪组稿件;二是同一组内专家互相通读稿件,如近代史专业的专家通读古代史内容稿件。在工作要求上,请通读专家逐字逐句审读稿件,重点关注文字、标点以及体例规范、注释统一等内容,并将修改或建议修改之处标注在稿件上。”
消息透露,“通读工作结束后,通读专家需提交稿件交叉通读工作鉴定意见书,同时对稿件质量进行评估。在时间安排上,通读工作历时半年至6月底结束。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正常推进。”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官网发布上述消息前一天,《光明日报》在今年3月25日在04版刊文《戴逸:一生只为修史来》,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主任戴逸的爱国人生。
戴逸教授在文章中也透露了清史编纂过程中的不少细节。文章写道:清史的资料在当年同样充满变数,连原始档案都差点付之一炬。上百年的档案由于宫内库房的倒塌差点儿被直接送往造纸厂,“当年很少有人懂得这些文件的重要性,外国人也没有兴趣,因此在一次次浩劫中幸存了。在运往造纸厂的途中,被一位爱国志士以4000块大洋的价格买了下来”。
这些资料整整放满了五层楼的楼房。清朝近300年出版的典籍就四十几万种,目前研究出版了4万余种,800余册。戴逸和修订清史的工作人员把清史分为“民族、宗教、科技、典籍”等几个部分,完成了105册送审文稿共计3000余万字,预计今年出版问世。
“这是受欺负的历史,又是启蒙的历史、觉醒的历史、奋斗的历史。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戴逸对《光明日报》记者说。
另外,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人民日报》今年1月曾刊发《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周群的文章《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文章写道:当前,加强历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历史研究,必须高度重视清代历史,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让清史研究切实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智慧。
据《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刊文介绍,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于1914年开设清史馆,历时十四年,到1927年大致纂成一部合乎传统正史体例的史稿,但因时局变化,来不及细加核改,便匆匆推出《清史稿》而告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史学界,都很快注意到了民国时期清史纂修的不良状况,故而出现了重新纂修一部《清史》的声音。
1958年,周恩来总理委托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具体考虑怎样开展纂修清史的工作。吴晗接受这个任务后,与郑天挺、戴逸、任继愈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制定了一个很大的计划。然而,由于紧接着就遭遇到三年困难时期,所以这个计划只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来得及进行实质性活动。
改革开放之初,学术界就出现了要求纂修清史的呼声。1979年,一封建议国家纂修清史的人民来信直接寄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手中,邓小平同志很快在这封人民来信上作了重要批复,并将其转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处理。
学术界这种持续不断的努力,在各种有利条件的配合下,终于使纂修大型清史的希望转化为了实际行动。进入2002年后,国家也加快了把纂修工作提到具体日程上来的步伐。2002年3月29日,清史纂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在文化部宣布成立,这标志着纂修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参与此项工作的各方面人员进行了更为完整、细致的筹划。
2002年8月,中央批准了文化部提交的关于纂修清史的报告,决定启动该项工程。11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由文化部牵头,中宣部、财政部、教育部、人事部等14个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共同组成了清史纂修领导小组。12月12日,在纂修领导小组的主持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当年7位清史编纂委员中唯一健在的戴逸教授出任编委会主任一职。至此,这项被誉为“文化建设中的三峡工程”的“清史”工程正式开始,也为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新修清史动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责任编辑: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