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整治3年后,交警去哪儿了?记者追踪了一线交警的一天

日期:04-03
去哪儿交警违法者

原标题:交通大整治3年后,交警去哪儿了?记者追踪了一线交警的一天

摘要:“我们将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实现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机器网 www.shi-fen.com

中午12时30分,两辆非机动车从建国西路转进衡山路禁非区,被正在这里和同事设卡检查的徐汇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王润达拦了下来。

一位是附近居民,本就认得天天站在路口的民警,再三致歉,爽气认罚:“绝对不会有下一次。”

另一名外卖骑手,也想快点脱身,却被交警教育了5分钟:“感觉到没有?守法才能走得安全走得更快。”

连着两个周末,上海多警种联动,在全市设置超过2000个卡点,重点整治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有些人不理解:“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量大面广,取证不易,违法者一磨就是半天,怎么管?”

这样的“不理解”,三年前也曾有过。当时上海交通大整治正式拉开帷幕,要管住“量大面广的违法停车”“取证难度极大的违法鸣号”“看法不一的机动车让行”,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

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正式“官宣”:“我们将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实现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如今,机动车秩序基本理顺的上海街头,人们常见辅警按照专业方案疏导交通,置换出的警力,则更多地投入到需要现场执法的整治行动中去,比如目前正在开展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攻坚整治行动。

“我们太希望他们明白,严格执法是为他们好”

早上7时不到,王润达就穿好制服,骑上警用摩托在辖区“溜达”一圈,检查交通基础设施和基本情况。衡山路、宛平路和建国西路交汇成六岔路口,衡山路、宛平路都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复杂程度全市少见。交警在路口执勤时必须不断变换方位,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在这里,每天微信运动步数1.5万步起跳。

上岗之前先检查一遍辖区的交通设施是王润达的必经程序

机器网 www.shi-fen.com

对足球运动员出身的王润达来说,体能和灵敏度都不成问题。他所在的路口作为交通一级岗,早上7时到晚上7时不能断人。一个班头8小时,王润达若是呼叫同事顶班而没在路口,不是去巡逻执法,就是赶去接处110警情。

上午9时11分,接处第一起事故;下午13时21分,接处第二起事故——所幸都不严重。“以前一个班头要接警5、6次,现在一个班头2、3次,下降很明显。”但另一个明显变化是——非机动车事故多了。这天接的两起警,都是非机动车在禁非道路上行驶造成的碰擦。

上海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涉及电动自行车骑车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了7.7%,但涉及电动自行车违法导致的交通死亡事故同比上升了10.2%。近5年上海还发生了近200起因超速、“酒骑”、采取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骑车人死亡的电动自行车单车事故。

“刚入行交警,老法师就跟我们说面对被处罚者的激动情绪,也要坚持严格执法,‘宁肯听群众的骂声,也不想听群众的哭声’,就是说严格执法虽然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但是总好过因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交通事故。”如今成为年轻警长的王润达对此有了切身体会——培育文明出行习惯需要较长的时间,严管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太希望这些违法者明白,我们执法不是为了‘罚款’,而是为了他们安全。”

“我们经常看到路边行人、非机动车原本都在等绿灯,一旦有一个人乱穿马路,原本等待的人就会三三两两跟着闯红灯。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管住这‘第一个’。”让他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经常往来这一路段的周边居民违法明显下降了。

违法者中总有“老面孔”,有什么新办法?

中午11时许,车流高峰退去,正是路口交警们自行组织的临时执法行动时间。之所以选在这时开始针对非机动车违法的整治,王润达坦言“这是快递外卖出行的高峰期”。

路口在宛平路处弯出个圈,王润达和同事们在路口拦下违法骑行的非机动车,正好带到这个不影响交通的地方教育处罚。这天同时拦下三个闯入禁非区的骑车人:一个是骑共享单车的游客,一个是送外卖的骑手,还有一个找医院骑错路的中年人。

王润达对游客处罚简单直接,告知上海严管非机动车,无论骑还是停都要注意看交通标志;对中年人则建议他将车停至附近停车点换乘公交,否则只会耽误时间;对外卖骑手花的时间最多,询问登记信息,还现场让他“看”交警如何处罚违法。

“我眼睛小、口才一般,所以就多笑、多听、多想。”王润达说起执法“窍门”,就是“琢磨”,找准违法者的“痛点”,执法才能更有效。

随着经济业态发展,交通违法也出现新的情况——非机动车违法中,快递、外卖等占比很大。面对互联网对城市治理带来挑战,上海正尝试通过智慧公安建设,创新运用智能化设备加大执法力度。上海将进一步推进“电子警察”、电动自行车“电子标识”等非现场执法设备建设,完善“违法抓拍即时告知”功能,拓展全市监控卡口覆盖范围,提升感知能力。此外,上海也在探索将交管信用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严重交通违法将“挂钩”个人及企业信用记录,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有力约束。

日前,浦东公安分局率先为辖区快递外卖装上了“号牌”——每一位快递外卖骑手工作时必须穿上有唯一编号的反光马甲,以便民警、电子监控设备识别。一旦查实违法行为,民警可通过此前推出的快递外卖记分管理平台进行记录、扣分。下一步记分管理平台还将接入骑手事故信息和电子监控信息,形成对外卖快递骑手交通行为的全过程监管。目前,一名有13次违法被记40分的张姓骑手,超过《浦东新区外卖企业骑手交通文明记分管理办法》设置的“36分”红线,被多家外卖企业强制“下架”,不得从事相关业务。

王润达在路口指挥交通

机器网 www.shi-fen.com

啃“硬骨头”的“信心”从何而来?

下午15时许,王润达结束当天的早班工作,回到大队与同事进行业务小结和交流。这一天的工作还没结束,晚高峰后他还将和其他同事一起参与大队的违法整治。

过去一线民警的“每日工作感悟”里,不乏牢骚。非机动车、行人管理之难,他们深有体会:一起交通违法,当事人能“搞”近一小时,干扰民警正常工作;有时还会接到违法者投诉,理由竟是“乱骑车的人多了,罚我一个有何用?”特别是一些违法者拍下民警执法照片,发到网上散布各类谣言,让民警心理压力很大。

不过这一年多来,王润达和同事们明显感到“腰杆硬了”。“经过这几年严格执法,市民对交通改善有感受度,也就更支持我们了。”一次平峰时段,王润达带着辅警在路口处罚非机动车违法。一名骑车人被拦下要求推行过马路,对方连珠炮似的问了三个问题:“辅警是否有权限拦下违法者?”“规定非机动车过街须推行的法律是哪一条?”“非机动车违法教育和处罚如何平衡?”王润达一一回答。对方立即表示接受,向王润达道歉:“骑车的法律规范我还了解得不够,下一次一定注意!”

三年前的上海交通大整治,提出“立法律规矩,正遵法风气”的目标,如今,“守法”是不少市民和网友的“三观”底限。

今年2月1日,《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正式出台,明确民警依法履职时“公安机关应当积极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一线民警执法的后顾之忧有了制度性的保障。

日前,一则“市民推婴儿车逆行竟被上海交警处罚”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上海警方调查后确认,该信息系违法者王某逆向骑行共享单车被处罚后心怀不满,将自己被罚款的经历与此后民警劝阻非机动车道上逆向推行婴儿车的事“移花接木”并在网上散布,引发广泛关注。目前,王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宝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晚上23时许,结束了全天工作的王润达在这一天的“业务小结”里记下:“随着上海智慧公安的建设和运营,随着严格执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非机动车、行人违法量大面广的现象将成为历史。”

栏目主编:简工博文字编辑:简工博题图来源:上海市公安局

陈树隆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 超过了周永康 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通道——南沙大桥通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