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艺术家遇到乡村,会发生什么?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用艺术介入乡村,用艺术改变乡村,重新发现那些被忽视的乡村文化。十多年来,一批艺术家深入偏远、贫困的乡村,投身乡村建设之中,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也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日前,一场汇集了渠岩、左靖、靳勒三位艺术家多年来乡村建设成果的展览,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该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
“通过艺术这种具有感染力的形式,去唤醒沉睡的传统和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艺术乡建的价值所在”,此次展览的策划人方李莉说。
艺术乡村建设展。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艺术乡建,激活沉睡的传统
乡村振兴关乎中国乡村的保护与重建,同样也是乡村重新找到发展动力的契机。而在产业振兴、金融振兴等多种振兴方式中,艺术振兴,无疑是乡村发展的另外一种尝试。
方李莉认为,乡村蕴含着我们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中华文明的智慧,这一智慧包括了中国人的“天地人和”的宇宙观,包括了类似二十四节气这样的农业知识体系,还有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更包括了中国人家族繁衍的“人生文化”,以及传统中国人的“生活式样”。“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去保护这些遗产,而是要进一步激活这些遗产为我们今天所用”,她说。
艺术范式,寻找乡村建设的模板
渠岩是中国第一批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者。2008年左右,他就开始在山西许村进行“以艺术入手,促进乡村社会复苏”的实践。许村历史悠久,但在今天却缺乏持续发展的活力,为此,渠岩发起了“许村宣言”,建立了“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和“许村乡村艺术节”,以艺术村的形式提供跨国及多元化的艺术合作平台,促进各国艺术家同许村的交流,推动许村的复兴及发展。
许村之后,渠岩又在广东青田村进行了实践。青田的信仰、血脉、家族、书院,甚至传统的农业形态等都相对完整,为此,渠岩做出了九条“青田范式”的复兴计划。渠岩希望“能够给中国的乡村建设提供一种模板,并影响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
把整个村子打造成美术馆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靳勒,则把他出身的村子——石节子村打造成了美术馆。
石节子土地贫瘠,水源匮乏,也没有产业,自然给予石节子的馈赠可能只有山上的花椒树;这里文化稀缺,没有祠堂,没有族谱、家族。
靳勒是这个村子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在城市生活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现代文明传递到乡村,为此,他在2008年成立了石节子村美术馆。这座美术馆以自然村庄为场馆,以13户村民的家为13所分馆,以村民家中的陈列物品为展品,将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乡村陌生化,使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去凝视它,并在凝视的过程中发现乡村的美与价值,发现村民的诉求。
在此次展览中,有一个“女女馆”,就是靳勒把其中的一个分馆,也就是村民靳女女的家,复制到了中华世纪坛的展馆中。
为村民改建传统房屋
从2016年开始,左靖对云南景迈山的14个村子,进行了近三年的乡土文化考察和梳理。
据左靖介绍,景迈山具有完整的茶产业,且在历史上未曾中断,村子里青壮年劳动力没有流失,景迈山的信仰系统、礼俗系统及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
此次展览选取了不少景迈山的传统故事,如“天籽的故事”,讲述了布朗族的生态观和生命观。布朗族祖先认为,传给后代的金银会花光,牛羊也会因瘟疫死去,而茶籽却可让后世享用不尽。茶籽虽小,却能生生不息,滋养生命。在茶籽的传承中,上一代和下一代人实现了公平,资源实现了平等。
展览现场展示景迈山“茶祖庙”。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在艺术介入乡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传统成为首要问题,据介绍,当地曾有茶农想拆掉传统的房屋、建造楼房。为此,左靖邀请多位建筑学家,对传统房间进行防风、防潮及采光的改造,做成样板房,让村民参观,打消了村民拆掉传统房屋的想法,转而将传统建筑进行改造,使其与当代和未来接续起来。这也使得景迈山艺术乡建工作具有了流动性与可持续性。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编辑张牵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