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再增百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上海将编制完善数据开放清单
最近,走进不动产登记受理大厅的市民发现,大厅里多了台自助查询设备——不需再去窗口排队,就能查询、打印名下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环节简化后,部分原来要办几十天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已压缩至当天办结。
过去一年以来,随着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工作从“启动年”进入“攻坚年”,一大批诸如此类的改革举措,在浦江两岸不断推进着。
“办理时限再减少一半、提交材料再减少一半。”这是今年上海对网上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提出的目标。
“已经减了那么多,还能再减吗?”或许有人仍存疑虑。的确,若仅从工作效率的角度考量,似乎空间有限。但如果依靠流程简化,就能释放出更大的效能。这其中,对海量数据的治理与应用,无疑是一个关键环节。
要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就离不开后台数据“多跑路”。日前,《上海市加快推进数据治理促进公共数据应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颁布,为上海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明确了方向。
数据上云,范围规模全国居首
“‘一网通办’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数据共享。”曾有基层行政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这样反映。
数据就是资源,全市各部门信息系统就超过1000个。以往,不同部门的业务专网林立,条块分割,不同业务的系统和数据格式也都不同,造成了各部门之间网络不通、数据不通、业务不通。
“打个比方,原来一幢楼里有十多个政府部门办公,可能就有十多个机房。”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就无异于“盲人摸象”,无法有效应用。原先的数据共享,多为“点对点”模式,市、区之间也存在数据“只上不下”……这些都导致了群众和企业看不懂、问不明、办不成,为办事人带来了奔波之苦,影响了办事体验。
近年来,上海对于公共数据的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部门间互不相通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现象,也有了较大改观。
去年11月,《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对公共数据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立法,为“一网通办”提供了法律支撑。
此次《实施方案》则提出,要实现公共数据的完整归集、按需共享,并在2020年全面建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地域、全行业领域的城市大数据枢纽,基本形成标准规范、开放竞争的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
从“平台”到“枢纽”,再到“生态体系”,不仅是表达方式的变化,更是理念与站位的提升。通过对数据从采集、归集、整合、共享、开放到应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大数据支撑。
数据归集和物理集中存储,是实现数据集中统一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按要求,今年的公共数据全量归集工作,涉及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150多个预算主管部门的1000多个信息系统的上云迁移,在范围和规模上均属全国之首。
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项目负责人刘迎风介绍,截至去年底,本市已汇聚数据近5000张表、55亿条,完成各部门362个信息系统的上云迁移,实现50%的政务数据归集,还完成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主体功能建设,并实现与国家共享交换平台的级联对接。
今年,本市还将进一步深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用,通过进一步对接国家平台和数据资源目录,推动更多国家数据落地,同时还将编制完善数据开放清单,逐步推进数据的开放利用。
数据跑路,高效办成一件事
数据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归根到底是为了分析应用,减少环节、证明、时间和跑动次数,让企业和群众高效地办成一件事。
借助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虹口区利用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将登记、许可、监督、处罚等11类信息以记于主体名下的方式,形成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数据库。截至上月,平台已推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1.3万余条。“企业的无证周期大幅缩减了,向不同部门重复提交相同材料的次数也大幅减少了。”虹口区府办副主任徐俊介绍。
通过数据信息共享,上海公安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对企业和群众在线上线下提交的部分事项申请实现信息预填。群众在线下窗口办理出入境业务或交警业务时,身份户籍信息、居住信息、车辆信息等相关数据等自动导入到系统内,减少手工录入,缩短了办理时间。
随着居民身份证、居住证、驾驶证等3400余万张证照被纳入电子证照库,群众只需打开手机中的“一网通办”APP——“随申办市民云”,就能通过“亮证”功能,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实现材料免交。
今年,有关部门又确定了护照、养犬证等12类证照纳入2019年电子证照目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带着一大沓证件去窗口办事的场面,就将成为过去。
如果说孤立的数据只是应用场景有限的“元素”,当这些“元素”经过汇聚、分析,就可以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创造“1+1=N”的倍增效应。
通过数据汇聚,“一网通办”总门户还为每个人和企业“画像”,将个人和企业在政府不同部门每次办事所填写的信息、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办事的过程结果信息等数据进行归集、清洗、存储和动态更新,形成了个性化的“一人一档”和“一企一档”。
有了这些档案,用户就按照人生事件、人群、行业、职业等类别,被贴上了一个个“标签”,系统也会越来越“善解人意”,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的方式不断进行动态更新。如同网购时能收到系统根据用户购买习惯推荐的商品信息一样,我们在享受政务服务时,也能收到系统的“推送”。
比如,当机动车行驶证将要到期时,用户就能收到年检提醒;又比如,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接种疫苗、办理社保、报名入学等提醒就会传送到父母的手机上……
“在个人的每个成长阶段,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主动、精准地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推荐,使用户了解什么时间可以办什么‘事’,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池龙说。
按计划,今年上海还将实现100件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新增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这其中少不了对数据的分析应用。“经过努力,要逐步实现企业、市民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不久前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也要求,要加快政府部门网站和信息系统整合,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数据汇聚、互联、共享,努力为市场主体和市民办事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