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学前教育焦虑买单

日期:04-03
跑路学前教育早教

原标题:谁该为学前教育焦虑买单

“二孩”放开后,中国家长的养娃焦虑越发严重。其中,学前教育首当其冲。

不同于“入园难”、“入园贵”的硬核难题,早教机构“跑路”更像定时炸弹随时为家长制造焦虑。相比健身房、美容美发厅,专注于幼儿教育的早教市场,虽然听起来小众,却同样是“跑路”高发区。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从不轻易拿孩子的未来冒险。早教机构的“违约”变得如此普遍,在于市场日渐庞大,给机构鱼龙混杂创造了机会。严格来说,0-3岁的小朋友并不在教育部门直接办学管理之下,早教机构对师资、场地的要求较低,家长的消费权益保障及实质性的早教效果其实都在“裸泳”。

作为新兴市场,监管很难跑在市场发育的前面。这就意味着渐成规模的早教市场,实质上仍处于一种相对的监管空白之中。随着问题一天天暴露,早教市场不应该再继续被排除在监管序列之外,而需要有针对性的立法保障和监管覆盖。

家长的警觉性和焦虑感在加大。接二连三的问题看似各异,但基本都存在幼教“不负责”、早教行业“不专业”的突出问题。浮在表面的是幼儿园老师的低门槛。与低门槛相匹配的,是幼师的低薪资。由于收入不足,幼教师资短板一直存在。

目前教育经费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占比最大,其次是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只能在剩余的份额里分一杯羹。“投入少”导致“缺口大”,“缺口大”导致“不专业”,当下的短板是学前教育的欠账,首先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也需要借力民间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

供不应求是学前教育最大的矛盾。在公共学前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民间资本补位虽然见效快,但受制于市场化的两面性,如果监管不能有效落地,民办教育两头不讨好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国目前幼托机构处于工商、教育、卫计委之间的模糊地带,幼托机构无职称编制、待遇一般、责任重大,因此师资队伍很不稳定,导致相关问题频发。

义务教育开始前,在幼儿园这个场域内,安全始终是所有家长最大的关切。保证“幼有所育”需要将孩子跟潜在的险情及时隔离,甚至主动规避可能威胁孩子安全的隐患,避免让孩子承受他们本不该面对的风险,遭受他们本不该遭受的伤害。

如果学前教育长期存在的根源问题不解决,一出事单纯地将单一个体置于“鄙视链”的底端,而忽视了整个链条,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早教行业的低端发展,学前教育的重重困境,背后则是政策与财政的长期欠账,在城市化飞速发展及“二孩效应”的巨大供需缺口下尤为凸显。

专利诉讼阻路IPO 鸿合科技“突围”存变数 1-2月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增长1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