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海洋产业、海洋港口、对外开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文化——青岛发起“海洋攻势” “六场硬仗”战线拉开

日期:04-02
青岛港海洋青岛

原标题:围绕海洋产业、海洋港口、对外开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文化——青岛发起“海洋攻势”“六场硬仗”战线拉开

今年春天,海滨之城青岛有着不一样的律动和节拍。

投资1000亿元的青岛海洋活力区签约之后两个月就破土动工,在西海岸新区强势规划“未来之城”;青岛港“经略海洋、港城联动”系列推介活动不断向内地延伸,让“出海口”挺进中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与美国联合共建的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即将挂牌运行,国际知名的“威士特丹号”邮轮连续两次造访青岛,带着世界的目光打量开放的青岛……

海洋是青岛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所在。新年伊始,青岛已发起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海洋攻势”,打好海洋产业、海洋港口、对外开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文化“六场硬仗”,正在努力把青岛海洋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在前列,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海洋强市。

海洋产业转型跨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海西湾却是一片火热的忙碌景象。中海油青岛海工生产工地上,600吨、800吨龙门吊巍峨耸立,近百台履带吊、汽车吊拔杆林立,工人们为正在建造的多个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项目紧张有序地组装各类海工装备模块。一墙之隔的中石油青岛海工生产基地同样忙碌,海油工程导管架建造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作为青岛海工装备产业龙头,这两家企业一季度均实现“开门红”,中海油青岛海工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8%,中石油青岛海工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9.7%。

为了推动海洋产业转型跨越,我市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主动设计产业链,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海洋领域“双招双引”,期待形成特色鲜明的集群效应。其中,船舶与海洋设备、海洋化工与涉海材料、海洋渔业与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将重点“攻坚”;涉海服务业营收期待稳步增长;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未涉海企业向海延伸,支持重点涉海企业上市;蓝谷、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功能区的海洋主导产业优势将更加突出。

前不久传来喜讯,武船集团北船重工承接的8艘“海上巨无霸”——新型40万吨全球最大的矿砂船订单已建造完成,即将于上半年全部完成交付。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领衔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正在为实现中国“蓝色药库”梦想而奋斗。现阶段,“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新药开发项目已达40余项,其中治疗肿瘤的海洋糖类药物BG136、海洋中药海牡方等有望于2019年申请新药临床批件;抗HPV病毒海洋糖类医疗器械有望于2019年申请生产批件;一批候选新药有望于2020年申请临床批件。

港口提质增效,青岛港期待成为重要国际枢纽港

2月21日,青岛港“经略海洋港城联动”融合发展推介首站来到临沂,青岛港与临沂市政府、济南铁路局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将规划建设临沂内陆港,把“出海口”搬到了临沂企业的“家门口”。

此后,港城联动的步伐“马不停蹄”。青岛港走进中原腹地——河南郑州,面向河南地区做出了“十条对外服务承诺”;为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聊城送上了“全程服务大礼包”,海铁联运服务通达鲁西北。将“出海口”搬到内地企业的“家门口”,必将共同构筑更加合理有效、共赢多赢的大物流生态圈。

我市打响海洋港口提质增效的硬仗,目标是要让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实现新的突破,提升港口国际中转功能,建设一流口岸环境。因此,我市要抓住山东创建自贸试验区的重大机遇,落实好全省港口资源整合的战略部署,着力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将青岛港打造成为重要国际枢纽港。

今年1月17日,青岛港在海南博鳌中远海运暨海洋联盟港航交流大会上签署声明,加入航运业首个区块链联盟——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共同建立一个基于港航大数据的开放平台。此举将有力提升青岛港在全球港航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加速青岛港在数字航运时代的创新发展。

日前,记者在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看到,该码头已成功完成了基于5G连接的自动岸桥吊车的控制操作,实现了通过无线网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这是全球首例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5G远程吊车操作,将推动已经全球领先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再度实现技术升级,在全球自动化码头保持领军地位。

风从海上来,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2月20日,豪华优雅的“威士特丹号”缓缓停进青岛邮轮母港,1916名欧美旅客走下舷梯,开启了美丽岛城的春天之旅。3月23日,“威士特丹号”再度来青。“青岛邮轮母港是全国少有、北方唯一地处市中心的港口。”中国国旅(青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入境中心副总经理兼欧美部经理丁宁介绍,青岛绰约典雅的迷人风姿、悠久神秘的道家文化等对欧美游客极具吸引力。

邮轮,向世界打开了一个了解青岛的窗口。3月25日,11.45万吨级的意大利歌诗达邮轮“赛琳娜号”从青岛国际邮轮母港首航,这是迄今为止青岛邮轮母港航线迎来的最大邮轮。本次首航出入境旅客共7400余人,创下青岛邮轮母港开港以来单船出入境旅客最高纪录。

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东北亚,聚焦重点、难点、痛点、堵点,进一步发挥青岛在整合全球优质要素资源中的独特作用,让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输送到青岛,并通过青岛这个桥头堡,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东其他15个市。这是拥有独特禀赋与良好势头的青岛,正在谋求的远大目标。

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是国家交给青岛的重要任务。2019年,青岛将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对接日韩、拓展欧亚、辐射亚太,创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打造欧亚大通道战略枢纽城市。海铁联运、国际班列发送箱量分别增长10%、15%。落实“国际化+”行动计划,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积极申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

放大后峰会效应,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平台。3月21日,青岛召开新闻发布会,90项重点活动助力我市打造会展名城,其中“海洋会展”特色突出。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产业特色,打造海洋品牌会展。目前我市每年举办20余场海洋会展活动,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帆船周?海洋节、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青岛国际水大会等海洋会展活动声名鹊起。

集聚国际一流要素,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

今年以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喜讯不断。依托该平台,吴立新院士团队追踪能量在大洋中的“足迹”,于年初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唯一一项海洋科学获奖项目。前不久,省政府网站公布信息,吴立新院士获得2018年度省科技奖最高奖。“我们将加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打造我国海洋科技的战略力量。”吴立新说,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我们已经在海洋装备包括水下无人观测探测平台、海洋传感器、浮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自主研发的成果,培育了30多个海洋鱼类新品种、拥有4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糖类药物……在今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开放日期间,他强烈呼吁,优先启动青岛蓝谷进入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把打造以海洋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

打好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的硬仗,我市坚持以创新引领海洋发展,集聚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要素,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力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入列等重大平台建设是今后的攻坚目标之一,我市还将继续集聚海洋创新高端机构,引进培育海洋人才,实现海洋关键领域技术攻关。

今年以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等“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建设都在提升加速,创新成果梯次产出。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已经完成大修与技术升级,转入水池试验阶段,全力备战2020年环球航次。

“大洋一号”科考船再度起航,搭载6000米级水深水下机器人“海龙三号”前往印度洋执行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考任务。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在天然气水合物微观实验探测方面取得突破,对南海沉积物水合物分解和赋存规律进行了预测,被国际审稿专家评价为完成了“具有挑战性”的实验研究。

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靓、物丰

今年3月19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发布会就《青岛市2018年水环境质量情况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进行发布。2018年青岛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近岸海域水质不断改善黄海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优良,胶州湾水质优良(一、二类)海域面积占胶州湾总面积比例为73.7%,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比五年前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近年来,青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要求,严守海洋生态红线、胶州湾保护控制线,着力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靓、物丰”的美丽海洋。

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工业水污染防治全面发力,推行工业生产排污全过程控制,结合生态红线划定管理,实行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对生态红线、胶州湾保护控制线等区域内的工业项目严格限批或禁批。加强工业聚集区水环境监管,不断提高工业污水达标排放水平,青岛市420余家重点涉水企业全部建设污水治理设施。

今年我市发起海洋攻势,打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硬仗,将实施岸线保护工程、推进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建设海洋保护区、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和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据介绍,到2022年,全市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要保持优良,一类、二类比例保持95%以上;胶州湾水质优良比例保持70%以上;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省控以上河流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入海河流消除劣五类。

海洋文化产业提质,东方影都走向世界

美酒佳酿、碧海蓝天、渔家特色、海边民宿……这是一座因海而建,向海而兴的城市。其建制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但是却有6000多年海洋文明历史的深厚积淀。青岛蜿蜒着817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达1.22万平方公里,具有显著海洋文化特征,史前先民的贝丘文化遗址,先秦五大古港之一琅琊港,宋元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板桥镇,明清以来的金口港,都在青岛发端孕育。

当前,青岛的发展正处于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全市全面发起“海洋攻势”,滋养海洋文化根脉的硬仗必须打好。攻坚克难,青岛正以实施海洋文化基因挖掘工程、海洋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海洋文化形象提升工程、海洋文化产业提质工程以及海洋教育推广工程为契机,全面振兴海洋文化,提升国际知名度、影响力。

底蕴积淀,厚积薄发。东方影都是青岛的一张文化名片。今年春节,两部科幻题材大片《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票房战绩一路飙升,作为两部影片的拍摄基地——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青岛东方影都,更是聚焦了世界的目光。2月25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山东大学牵手,并揭牌“山东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将建设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青海中藏医药发展步入“快车道” 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获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