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治蓝皮书:环境问题仍突出 立法是重点

日期:03-28
蓝皮书法治立法

原标题:2019年法治蓝皮书:环境问题仍突出 立法是重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 黄哲程)今天(3月28日)上午,《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9)》(下称“法治蓝皮书”)在北京发布。法治蓝皮书指出,中国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多年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立法依然是十三届人大的立法重点领域。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摄

法治蓝皮书介绍,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修正案1部,制定法律1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8部,修订法律9部,修改法律38部,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项。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5部,修订行政法规4部,废止行政法规5部,修改行政法规28部;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约1200件。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法治蓝皮书指出,虽然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环境立法纳入工作重点,制定了大量基础性、支架性环境立法,中国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多年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立法依然是十三届全国人大的立法重点领域。

法治蓝皮书建议,需要进一步整合地方层面的法治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依法治国落实情况评价机制。法治发展仍需突破现有制度瓶颈,并探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改革与发展于法有据。

针对群众关心的司法公正问题,法治蓝皮书提出,应深入完善配套措施,总结司法体制改革经验,跟踪关注入额法官检察官的办案保障与办案质量提升、待遇落实情况、人身安全保障,法官助理遴选等晋升渠道畅通性、辅助人员保障等问题。

针对近年来各地关注的打造法治营商环境的问题,法治蓝皮书提出应进一步依法规范行政权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其次,要给予新经济、新业态积极的法治回应,采取积极审慎的监管策略,促进其在规则之下健康发展,并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改善营商法治环境的重点。

法治蓝皮书还提出,要防控社会风险,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困境,今后社会法治建设应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大处着眼,从规范政府决策、防控决策风险、紧急事件处置、社会关系修复等细微之处着手,建立起科学的社会风险评价机制,健全社会风险感知与防控体系,全方位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编辑 刘丹 校对 陆爱英

川南城际铁路沱江双线特大桥合龙 走近魅力世园会:园区内外交通线路已全部打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