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用“名师工作室”引导学生成长

日期:03-28
工作室西南政法大学简敏

原标题:西南政法大学用“名师工作室”引导学生成长

到高、中级及基层人民法院发放调查问卷约300份,访谈对象包括审判员、书记员等……3月27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读研究生的张志峰,依然记得自己读本科时,参加由该校教授、民商学院辅导员简敏牵头的“刑法中数罪并罚量刑适用的调研”的过程。

“团队主要是来自法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的8名同学。”张志峰说,这个项目是大家一起参加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项目,同学们利用假期去北京、广州、济南发放问卷、调研,进行访谈,然后做数学建模、分析数据,最后提出思考和建议。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大家进行有体系的学术训练,也让我们更了解社会民情和国家法律,并提出分析建议。”张志峰回忆,这个项目最后获得第14届“挑战杯”银奖。

采用“1+1+X”(即“1位项目主任+1位指导教师+X学生”)模式,带领学生进行专项研究、开展实践实训等,是简敏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模式。该工作室是重庆市首届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于2015年成立,由简敏带领校内外的18名辅导员一起运行。工作室采取“名师带动青年、团队带动学生”的方式,让大学生针对校园危机管理与大学生应急能力、都市留守儿童情况、重庆市婚姻家庭现状等项目、课题,开展社会调研、实践、公共服务等。

“工作室还组建有理论研究会、社情民意调查队、法律学校等。”工作室辅导员之一,来自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王霓表示,除了进行田野调查,大学生们还会进街道、进农村做法律宣讲;“每周一案组”则让学生每周围绕一个案例开展学术沙龙;还有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展的心理剧场;以及运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引导的e路引航等。目前,工作室已创建了一系列实践与学术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打造出一批学生实践活动的精品品牌。

简敏说,自己采取“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方式,推进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是为了着力引导新一代大学生对国情民意的了解,以及对他们创新精神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据了解,由于工作室辅导员成员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带的学生也不同,从而塑造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师生共同体。近年来,仅工作室教师团队就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的精品项目和科研课题近20项,出版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人次,所教辅学生获市级以上奖项多达1000人次。

江北130家企业结对帮扶酉阳130个贫困村 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5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