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不能将目前的地方财政困难看作分税制带来的弊病

日期:03-27
分税制贾康都市圈

原标题:贾康:不能将目前的地方财政困难看作分税制带来的弊病

新京报讯(记者 顾志娟)在3月27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再论分税制,他表示,1994年推出的分税制必须坚持,要推动省级以下分税制落地,不能将目前的地方财政困难看作分税制带来的弊病。

都市圈可以推动省以下分税制落地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事权与财权的重新划分,通过征收增值税,将75%的增值税收归中央,地方获得25%。

贾康表示,在支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联系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框架来看,必须坚持1994年推出的分税制。现在地方层面感受到地方财政困难,土地财政之下的短期财政危机明显,不能认为这是1994年分税制体制带来的弊病,不能表面化地看待1994年以后出现的问题。贾康强调,1994年的改革,基本的成果还在维持,但是深化改革本来应该延伸出来的部分,却迟迟没有取得,中央和省为代表的分税制结构还在,而省以下却没有真正进入分税制的状态。“所以板子不应该打在分税制的身上,而应该是打在包干制上”。

在国际上,分税制是按照三级分的,但是中国当时是五级的框架,分税制改革时来不及讨论,想要试着探索走出一套中国特色的分税制。中央和省之间维持了规范性的底线,但是省以下还有四级,“四级里怎么分变成了无解,就是分成制、包干制,就变成一轮一轮地讨价还价,潜规则代替了明规则”,贾康表示,三级的分税有国际经验,中央、省和市县,都市圈应该在体制创新方面有所表率,推动省以下分税制落地。贾康认为,现在这方面难度已经不大。

都市圈的发展要防止各地强调各自特色的偏向

贾康表示,在推进财政改革方面,需要构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合理化、清晰化。涉及都市圈的发展,要防止一个偏向,各个地方强调各自特色,和中央来讨论变通。第一大税增值税过去是按照75%、25%分成,现在是对半分,如果在体制上做变动,会使原来的基本制度成果发生颠覆,就变成了各个地方都向中央强调自己的特色,而变成了“跑步前进”的机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就是强调无论怎么变化,中央拿75%,地方拿25%,各地的差异靠转移支付制度来调节。都市圈应该起到带头作用,都市圈在扁平化方面有条件,可以把分税制在省以下真正运行落地,这就带来了原来追求的分税制体制状态,即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可持续、规范、又让潜力和活力长久焕发出来的体制。

贾康还提出,各个都市圈财政还要发挥体制变革政策的作用。首先,在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各个城市以往的差异如何,一定要认同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也就是市场决定论。各个都市圈的特色和侧重点不一样,例如北京更多强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上海更要强调经济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等,这些特色要在实现过程中充分发挥潜力和活力。上海的自贸区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概念,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都市圈里的企业,让它们尽量试错,在创新的过程中优胜劣汰;没有授权的就不可为,还要有问责机制。

另外,还要强调有为政府,贾康指出,政府必须“兴利除弊”,守正是第一步,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要牵头把各个都市圈的规划落实。政府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托底的事情,中国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后要接纳更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因此,公共服务这件托底的事是政府必须做好的。贾康表示,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定要有机制创新,例如政策融资下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可以将政策性的融资在这一新机制下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关键是要阳光化、法治化、专业化。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编辑王进雨校对李铭

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扩容 “孵化器效应”未来可期 云南省工信厅副厅长王祥被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