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发城市机会清单 3问新经济“机会之城”

日期:03-27
双创新经济成都

原标题:成都首发城市机会清单 3问新经济“机会之城”

点击进入“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厅”

如何解决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

成都在全国首创城市机会清单

政府或大企业有项目,想找适合的经营主体参与,可兜来转去,符合要求的经营主体很难觅到;懂技术、会经营、有资本的新经济企业想一展身手,主动参与项目,可找到的要么是与自己主营业务不同的项目,要么就不知怎么找。怎么破解这种“项目找不到企业、企业找不到项目”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聚焦“7大应用场景+N个延伸场景”,即: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源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城市、现代供应链创新“七大应用场景”和公园城市、三城三都、乡村振兴等N个延伸应用场景。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供给、公共产品(服务)提供、解决方案遴选、重大活动举办、特许经营许可、市场应用推广等维度,将应用场景具象为可感知、可视化、可参与的城市机会,在全国首创性提出“城市机会清单”。昨日,我市发布了首批成都城市机会清单,包括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等10份城市机会清单需求表以及双创载体名录、公共服务平台名录等4份城市机会清单供给表。

什么是城市机会清单?

应用场景项目化指标化清单化

成都在全国首创提出城市机会清单——即应用场景项目化、指标化、清单化的表达形式,把城市机会清单作为场景供给的重要途径,将新经济与城市发展需求有机连接,为全球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提供在蓉发展的入口和机会,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本次发布的第一批城市机会清单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公园城市、创新创业等10个应用场景发布了7大类共450条供需信息。其中,需求信息195条,包括: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需求信息103条,投资规模达1862亿元,释放融资需求636亿元;要素类需求信息55条,涉及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规划及解决方案需求信息10条;新技术研发及产品类需求信息11条;人才招引名录1个;重大活动信息15条,基本涵盖了生产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同时,还发布供给类部分公共服务平台(招商平台)名录255条,涉及双创载体服务、招商引资等信息;还在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了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厅专栏,集中整合城市机会清单全方位信息。

据了解,只要“机会”成熟,还将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将成都打造成为一个“遍地都是机会、随时充满机遇”的“机会之城”。

发布城市机会清单的目标?

为新经济市场主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没有经验参考和效法的前提下,成都的探索具有先验性和首创价值。具体而言,城市机会清单体现了成都发展新经济思维逻辑的重大转变。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主动释放资源要素、创造市场机会,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实践、融合创新的机会窗口,让企业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城市发展机遇,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和信心。

同时城市机会清单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系列理论的衍生延续和成果转化,是成都探索新经济发展、推进场景落地的又一制度创新。城市机会清单通过建立城市机会信息搜集发布机制,从政府视角分类梳理、全面整合企业关心的可释放的市场机会,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多渠道媒体互动的形式对外公开发布,将过去分散零碎的供需信息集中呈现,并对已发布的清单信息动态调整、适时更新,促进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通过构建城市机会清单跟踪评价体系,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考核管理等方面强化企业服务保障,通过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长热线等媒介畅通困难诉求反馈渠道,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及时跟踪处理城市机会落地落实有关问题。

更重要的是城市机会清单是转变新经济发展治理方式,优化政务服务,加快营造有利于新经济企业发展生产环境的创新性举措。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城市机会清单顺应新经济发展新形势,提供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实践、融合创新的机会窗口,有效破除供需对接不畅、信息碎片化等瓶颈问题,通过清单化的城市机会呈现形式,就是要为新经济市场主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专家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专家、《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中国科创百人会发起人朱克力:

乐见成都为发展新经济 作出高质量示范

昨日,在“成都城市机会清单(第一批)”新闻发布会现场,受邀前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专家朱克力表示,“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中国聚集了大量的科创企业,新经济发展态势非常可观。乐见成都为中国发展新经济作出高质量示范。”

作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见证者,朱克力将高质量发展和新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定义为:质量发展是目标,新经济发展是路径。“可以说,新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告诉记者,新经济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并且在实践层面、产业维度,也已经有很多应用。作为第一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城市的成都,非常自信地向外界展示了活力、创新力与包容度,正成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

“成都发展新经济,思路非常清晰,即通过制度创新上的增量改革,抓住新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思维创新、机构创新来探索新经济。”朱克力进一步阐述道,成都发展新经济,有力地证明了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新经济呼唤新智力,新智力呼唤新动能。

“不过,发展新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不是规划出来的,也不是优惠补贴出来的,而是最大限度把市场各种优势要素资源汇集到新经济领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基于此,在朱克力看来,成都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发布首份城市机会清单,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发展新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政府用新思维和新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上最优秀的要素资源聚集于新经济领域,运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存量产业。最重要的是,成都正在努力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双创”驱动。新闻发布会现场,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双创”概念,“科创乘以文创,等于新发‘双创’。”“在这个逻辑之下,对新经济发展要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以市场化和法制化为抓手,保障和提高新经济产业的投资回报率。通过一系列努力,地理意义上的盆地正变成新经济成长的高地,变成投资创业的乐土,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首席研究员汤继强:

成都发展新经济 风景这边独好

“成都发展新经济,风景这边独好。”昨日,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脱口而出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要这样讲?在长期关注全球城市发展的汤继强看来,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新经济后,又率先发布城市机会清单,这些是政府对城市发展规律性认识的自信,也是对成都未来城市产业发展的自信。“自从成都提出大力发展新经济以来,已逐步成长为新经济发展的乐土。可以看到,近年来不论是在全球还是国内城市排名中,成都影响力都有了大幅提升,而新经济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昨日发布的城市机会清单,汤继强这样评价,“基于政府视角发布的机会清单,准确地把握住了资源,这个准确性是其他市场主体难以达到的。因此,这个机会清单特别令人向往。机会后面连着梦想,梦想后面连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机会清单是成都在全国率先发布,就等于把成都好的机会告诉大家,邀请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发展新经济的队伍中来。”

他表示,“成都大力发展新经济,为新经济企业构建应用场景,提供入口机会,必然带来更多新的发展方式。在更多的通道、场景和技术支撑下,成都未来会更好。”

企业声音

北京树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恩培:

第一次来蓉考察到注册公司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在昨日发布的首批成都城市机会清单中,北京树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恩培对“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清单”格外关注。“我们公司是小米生态链旗下企业,是一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为智能硬件提供全面、安全、广域物联网连接方案的企业。”她告诉记者,这份清单中好几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都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有关,希望未来能深度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

这家来自北京的新经济企业从第一次来蓉考察到在成都落地注册公司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和许多新落地企业一样,注册、税收等手续是树米科技面临的现实问题。公司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业务布局。“如果还要因为这些手续三天两头往成都跑就太浪费精力了。”好在成都的政务流程,让刘恩培一下子有了盼头。“几乎所有手续都是洪泰在成都帮我们完成的,整个落地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从第一次来蓉考察到注册公司、正式落地成都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在刘恩培看来,成都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此次成都在全国发布首份城市机会清单就是一个信号:成都正在主动释放资源要素、创造市场机会,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实践、融合创新的机会窗口,让企业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城市发展机遇,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和信心。”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猛:

未来会在成都继续建设4条生产线

在昨日发布的第一批成都城市机会清单中,专门列出了绿色低碳城市需求清单。在发布会现场的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猛对此深有感触,他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回答说,“中建材光电做的一个主要产品就是碲化镉弱光发电玻璃,这是一种新型建材、创意建材。”他表示,“在建设绿色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未来的建筑能达到零能耗或者负能耗,这就要求建筑材料能够实现发电功能。”

“碲化镉弱光发电玻璃的研发团队就在成都,这个项目也是从成都开始的,已历经了10年。在这10年里,公司得到了成都在人才、政策、金融等各个领域的支持。”蒋猛进一步表示,“可以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成都的支持,以及给予的机会。”他举例说道,“在今天发布会召开地一街之隔,有一栋成都的地标性建筑,这栋建筑就第一个大胆采用了这种新型建材。这对我们来说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宣传作用,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

“未来,公司还会继续大力发展这种新型建材。”言及第一批成都城市机会清单发布给公司带来的机遇,蒋猛透露道,“未来会在成都继续建设4条生产线,把生产能力从现在每年100万平方米提高至500万平方米,以满足市场对这种新型建材的需求。”他表示,“当前,成都正在奋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产品能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宏亮:

希望抓住清单提供给企业的机遇

去年3月,成都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支持企业开展“互联网+停车”示范应用,促进了共享停车等关联行业发展、推动共享停车场景落地。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应用场景中,本土企业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应用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颗国产UWB定位芯片,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在昨日的发布会现场,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宏亮回答记者提问时称,“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精位科技紧紧抓住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带来的机会,既为成都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顺势而为、顺势有为。”

事实上,成都为精位科技提供的城市机会不止这些。周宏亮举例说道,“市新经济委还积极引导公司投入到‘东进’战略中,参与龙泉驿自动驾驶测试园区和简州新城自动驾驶园区的合作;同时,在高新区的推荐下,公司还与成都京东方达成了智慧工厂项目的合作,未来还会联合成立研究院……”

而对于成都在全国率先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把应用场景具象为可感知、可视化、可参与的城市机会,周宏亮表示,“城市机会清单给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希望未来十年,公司能扎根成都,紧紧抓住清单提供给企业的发展机遇,做到顺势而为、顺势有为。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

成都侠客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宏波:

义无反顾 选择来成都创业

侠客岛于2014年底落地成都高新区,是一家面向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办公空间的共享经济企业。昨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成都侠客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宏波回忆起当初从北京来蓉创业的过程。王宏波表示,早在创业之初,他和团队就做了仔细分析,认为创办一家这样的公司需要3个方面的支撑,“首先要有丰富的楼宇资源以及不被限制的发展空间;其次要有活跃的中小企业市场主体,特别是新经济企业;再次要有包容创新、支持创新的城市理念。”他表示,“综合考量,成都是我们的首选城市,并最终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成都。”

事实证明,王宏波及其团队的选择没有错。“落地成都4年来,侠客岛已经从成都走向全国。”他表示,成都大胆突破城市发展的旧有格局,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基础和良好前景。当前,新经济人才持续涌入成都、新经济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侠客岛以成都为总部,在这里拥有最大的运营面积,竞争能力也一直处在全国前列。”

言及公司未来的发展,王宏波透露道,“这份清单的发布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实现梦想。我们会在成都推出超过200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共享化、智能化办公空间,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面向企业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平台型公司。”

部门解读

市新经济委:

为新经济提供应用场景 将每季度定期发布专题城市机会清单

无人驾驶、安检人脸识别,未来世界什么样?在成都,你能看到。一年多来,我市确立了规划新场景、创造新场景、包容新场景的城市供给场景的三大方式,开展细分应用场景试点,探索多种形式应用场景供给。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经济时代,拥有‘全景化’应用场景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主动培育和供给场景的能力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竞争点。”

城市机会是应用场景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市培育多元化应用场景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市将每季度定期发布专题城市机会清单,同时,结合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对城市机会清单进行集中发布。以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工作为契机,深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开展应用场景示范工程评选,引导市级各部门和各区(市)县进一步释放公共资源,为新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为城市高效能治理提供更智慧的决策支持,为市民高质量生活提供更精细的服务体验。

脱离应用场景,任何技术和优势都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成都在规划编制中预设应用场景。充分考虑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对未来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城市规划编制中预设应用场景,充分留白,超前谋划、前瞻布局。如在绕城高速道路改造中预留无人驾驶的测试场景,龙泉驿区在中德合作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建设中规划2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生态圈,目前启动建设5平方公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场;又如我市在天府绿道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中规划智慧管理、智能服务、新消费等应用场景空间,为新技术、新产品测试提供承载空间,为新业态、新模式推广提供应用场所,吸引了众多新经济企业参与建设运营。

成都在生产生活中开展应用场景建设试点。为对接生产生活需求,市级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主动释放政务资源,率先启动试点一批提升产业能级、带动行业发展的细分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解决方案。一方面,各部门主动联合新经济企业,探索以新技术应用赋能政务服务的应用场景,打造“天府市民云”“文创成都”等多个惠企便民平台。另一方面,我市还面向社区管理、交通出行、教育等民生领域,向新经济企业放开特许经营权,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如引进缤果盒子在成都首开“无人超市”,引进“盒马鲜生”打造社区化的一站式新零售体验中心。随着应用场景与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市民的居住舒适度、人文感知度、生活便捷度、公共安全度进一步提升,对新经济应用场景的理解度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此外,我市还在城市治理中包容新场景。我市坚持接纳宽容处于发展初期的新生业态和新生事物。如为促进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在广泛征求广大市民、运营企业和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市率先出台了《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和《成都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以包容审慎的姿态为网约车提供发展机会。

市经信局:

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厅 将发布中小企业培训信息

筹办培训班亲自讲课,把刚学到的“精华”与全公司上下分享;优化公司全面预算流程,提高企业工作流程;重构企业文化,让员工流动率大幅下降……对成都天创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巫雅婷来说,企业频频创新的动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参与的项目,更离不开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和人才培训。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8年来该局累计组织开展了2400多期培训,参与企业20多万户(次),职工30多万人(次),1000多名中小企业高管在“充电”中再蓄转型新能量。市经信局也邀请全市中小企业踊跃参与该局组织的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和人才培训,相关信息都在成都市经信局官网和“成都市中小企业网”,同时也将在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厅上进行统一发布。

“企业家这么忙,愿意花时间来是因为真能学到东西。”巫雅婷说。她曾参与了第四期北大总裁班的学习,现正在进行第四期清华总裁班的学习。尽管生活被工作“塞”得满满的,但她一堂不落,听完了所有课程。“带着问题去听,收获特别大。”研修后,巫雅婷把学到的“精华”跟公司高层、中层、员工分享,并因地制宜在公司“落地”,产生了显著成效。

到2018年底,我市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达220多万户,在全国省会城市包括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市,成都市数量排名第二位,具有数量多的特点。“但与此同时,我市中小企业却也呈现出多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特点。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和职工素质不够的问题。”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为帮助全市中小企业缓解人才匮乏和职工素质不够的问题,该局从2011年以来就持续开展了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和人才培训工作。

在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方面,该局每年组织60多户专业培育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急需的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咨询、信息咨询、信用服务、市场营销、项目开发、投资融资、财会税务、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对外合作、展览展销、法律咨询等各类事项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素质。

在人才培训方面。该局每年组织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开展成都市名企名校对标“游学班”、北大总裁班、清华总裁班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经营管理培训,提升高管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企业家现代企业管理意识。2011年以来,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和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素质,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0多万职工坐进教室、千余“当家人”重返课堂……激荡“头脑风暴”,感悟管理之道——8年来,成都持续大力度投入,中小企业素质提升培训和人才培训马不停蹄。

市科技局:

最高500万元 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双创升级版’,在实现创新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带来多重利好。”市科技局副局长陈钢介绍,我市积极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全链条孵化载体,为各类创新创业者提供创业载体空间和专业化服务。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型孵化载体200家,孵化面积达59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11236家。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各类主体来蓉布局建设各类型的创新创业载体,我市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时间不低于半年的免租期,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在成都创业有载体、有空间。” 陈钢说,此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给予一次性100万元支持;支持各类主体利用闲置资源改(扩)建创新创业载体,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让创新创业有支撑,我市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构建了“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科创投+科创贷+科创贴+科创保+科创券”“五创”联动的金融服务链条,为人才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此外,我市还优化创新创业资源,搭建“科创通”服务平台,不断强化“科创通”“聚集、服务、撮合、孵化”功能,让创新创业有保障。

“我市还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让创新创业有舞台。” 陈钢介绍,我市大力开展“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活动,搭建产业功能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精准对接平台,引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市人才办:

成都站在“人”的角度来考虑 构建一座城市“吸引力”因素

人才清单是要素类清单中位列第一的清单,成都站在“人”的角度来考虑构建一座城市“吸引力”因素。那么,成都在引才、育才、留才方面,到底能给这些人才什么样的机会呢?

“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创造,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支撑。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关键在于释放人力资源才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吸引、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集聚成都,我市着力构建了全链条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

坚持以“蓉漂计划”为抓手精准引进高端人才——这个计划主要是面向来蓉时间在5年内的高层次人才,入选该计划的,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500万元的资金资助。今年将重点依托产业功能区开展评审,引导“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坚持以“蓉漂人才荟”为抓手大力招引中高端人才——这个活动主要是面向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城市来开展,通过政府搭台、整合资源,精准招引有意愿来蓉工作的“急需紧缺”人才。今年在做好国内专场活动的同时,重点在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开展“蓉漂”品牌海外推广系列活动,加速引进国际人才。

坚持以“技能成都”为抓手积极培育技能人才——这项工作主要是针对已在蓉工作生活、有意愿提升自身技能的各类人才,市级设立1.6亿元专项资金,鼓励在蓉高校和职业院校根据成都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设置,支持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向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市民提供免费培训,对新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全额报销考试费用。

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着重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构建“蓉漂”人才专项资金体系——将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2亿元增加到3.5亿元,带动全市22个区(市)县设立人才专项资金超60亿元。

构建“蓉漂”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拓展“蓉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功能模块,实现找工作、办落户、住驿站等功能一站式导引;对符合条件的专家人才发放专属卡片,分层分类提供看病就业、子女入学、交通出行等24项服务。

构建“蓉漂”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制定《关于加强全市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N”人才安居系列政策,按照产城一体、职住平衡的原则,针对不同群体人才定向保障,精准供给人才公寓、产业园区配套住房、租赁型集体宿舍等,助力人才实现安居梦想。

构建“蓉漂”人才品牌宣传体系——在做优“蓉漂计划”“蓉漂人才荟”“蓉漂人才日”“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四大拳头产品的同时,精心制作“蓉漂之歌”“蓉漂微电影”等系列衍生产品,精准打造传播渠道,塑造有温度的“蓉漂”文化,增强 “蓉漂”人才对城市的认同感向心力。(记者 程怡欣 刘金陈 李艳玲 侯初初 宋妍妍制图曹劲松摄影胡大田)

独家起底 “机会清单”出炉背后的“工作清单”

2017年11月9日

成都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要着力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七大应用场景”,在规划编制中预设应用场景、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应用场景、在城市治理中包容新场景,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应用、制造需求、创造机会。

2018年5月

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成都提出将更加聚焦新经济应用场景构建,在主题功能区建设、创新生态培养、15分钟生活圈构建、公园城市规划等领域定期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为新经济企业在蓉发展提供应用接口。

2018年7月

成都举行成都新经济企业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会,摸底企业“供”“需”信息。

2019年1月7日

成都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努力实现发展机会政策机遇的共享,定期发布‘城市机会清单’”被列为2019年全市重点工作。

2019年1月22日

成都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发布‘城市机会清单’”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初

新经济委开展清单发布前的再次深入摸底调研。来自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旅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网络理政办等部门,以及高新区、天府新区、武侯、郫都等区(市)县的项目信息汇集至新经济委并加紧梳理。

2019年3月26日

成都发布全国首份城市机会清单。

我省发布工矿商贸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检查指引 全国第三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我省10县入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