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医学影像AI白皮书》发布,数据及评价标准待落地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3月26日,由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牵头的《中国医学影像AI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指出,AI产品属于新生事物,无先例可循,准证审批规则有待成熟,仍需要数据标准及辅助诊断性能评价标准等。
就医学影像AI相关问题,白皮书对全国2135家医院的5142名医生进行了调研,其中三级医院占比59%,二级医院为38%,白皮书同时还调查了120人次的研究者。调研结果显示,中青年医生、高年资医生和放射科管理者普遍更关注AI技术,目前大多数医院AI研究院或成果转化部门相对缺失,只有1%的受访医院建立了AI研究部门。大部分医生认为,所在领域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行业标准和AI相关知识。
白皮书对医学影像AI在骨关节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影像、超声等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解析。以心血管疾病AI技术临床应用为例子,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现患人数2.9亿,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目前,人工智能可智能识别影像中的心脏结构,通过人工智能来增加传统危险分层中的预后信息,综合评估患者术前术后风险,提高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能力。 在乳腺疾病诊断中,AI技术能精准分割乳房与致密腺体组织,并精准量化乳腺密度,客观评估乳腺癌风险,精准检测、定位肿块与微钙化灶,提升病灶检出率。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18 年国内要形成千亿元级的AI市场应用规模。规划确定了在包括资金、系统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发展、国际合作和实施安排等六个方面进行支持AI的发展。2017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AI在医学影像的应用近几年蓬勃发展,在学术上和商业化上成果不断涌现,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泡沫和乱象。针对医学影像AI面临的挑战、机遇等,白皮书指出,AI产品属于新生事物,无先例可循,目前存在影像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存在不同疾病、不同场景数据量不均衡及数据孤岛等问题,准证审批规则仍有待成熟、放宽,在市场准入方面,目前行业公司多,但落地项目少,也仍需训练数据标准、辅助诊断性能评价标准及AI测试方法和标准等。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委刘士远表示,目前中国AI影像辅助诊断技术的创新发展始终保持世界领先行列,AI医疗影像辅助诊断作为新一代医疗器械设备也应纳入“国产设备”的推广政策中。相信在政策的辅助下,AI医疗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