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谭 打通反腐败斗争“最后一公里”梗阻

日期:03-26
腐败最后一公里反腐败

原标题:大家谭|打通反腐败斗争“最后一公里”梗阻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先后经历了“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等几个阶段。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正处于巩固发展压倒性胜利的新时期,标志着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果、进入了新时代。

与此同时,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首先,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不等于赢得了最后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如党的十九大迄今,已经查处的中管干部就有30余名;反腐败体制机制逐渐健全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也在深化发展,但有些滋生腐败的体制弊端、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尚未有效消除;很多腐败分子是应声落马了,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任务尚未完成。其次,腐败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有的干部不腐败主要停留在“不能”和“不敢”上,尚未完全形成“不想”的自觉;有的干部存有侥幸、观望、等待心理,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现象仍然存在。再次,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仍有不到位的地方。反腐败斗争显然不能“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而需要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梗阻,这样老百姓才能更直接、更现实地感受到正风反腐的成效和变化。但在反腐实践中,“打虎拍蝇”的压力在部分地方还没有完全传导到位,责任落实还不够,基层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上热中温下冷、水流不到头”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最后,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呈现新变化、新特点。腐败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显性腐败减少,隐性腐败增加,揭露和查处难度加大;为官不为、无利不为等消极腐败现象有抬头趋势;行贿人、腐败分子及其家属外逃现象明显。另外,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围猎”和甘于被“围猎”交织等问题依然突出。

可以说,反腐败斗争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倘若反腐败的决心动摇或者反腐败斗争松劲、歇脚甚或停步,那么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有可能得而复失,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也可能发生新的不利变化。因此,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实现腐败标本兼治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要保持战略定力、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将“严”字长期坚持下去,确保反腐败斗争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直至夺取反腐败斗争的最后胜利。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反腐败斗争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绝不意味着遍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考虑“点”与“面”的结合,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靶向治疗,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是反腐败的重点,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反腐“牛鼻子”的牵引作用,从而促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化,取得反腐实效。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监督,加大选人用人、审批监管、资源开发、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力度。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问题线索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领导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相互混杂形成利益集团的腐败行为。这类腐败行为,通常以经济腐败为政治目的服务,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严重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理应成为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

二是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相比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更为深恶痛绝。基层“微腐败”完全可能成为“大祸害”,其损害的是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已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毒瘤”。要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向基层一线延伸反腐败职能,推动反腐败重心下移,把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惩处力度,打通反腐“最后一公里”梗阻,让反腐压力传导到最基层,增强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信赖。严肃查处基层干部雁过拔毛、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克扣侵占、优亲厚友等腐败行为,开展扶贫、民生等领域腐败行为的专项治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效和变化。深挖村居、社区、乡镇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坚决清除包庇、纵容和助长黑恶势力坐大成势、干预和阻挠案件调查处理的腐败分子,严肃查处“村霸”、“乡匪”、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是深化标本兼治,构建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治标的利器作用,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强化不敢、知止氛围,更有效地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治标是瞄准“靶心”,治本才能消除“病灶”。要统筹把握好瞄准“靶心”和消除“病灶”的关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大治本力度,夯实治本基础,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加强反腐败惩治、预防、监督和教育制度建设,完善查处腐败的惩戒机制,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发展;补齐制度短板,扎牢制度笼子,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防。

四是积极参与反腐败全球治理,深化反腐败执法司法国际合作。腐败是困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难题。携手打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执法司法合作,是反腐败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要深度参与反腐败全球治理,深化双边多边反腐败国际合作,运用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反腐败合作网络,落实相关反腐败行动计划,积极为反腐败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要顺应各国对反腐败国际秩序思变的大势,加强战略谋划,主动设置反腐败国际合作议题,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倡导构建以追逃追赃务实合作为基础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新秩序。深入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坚持追逃防逃两手抓,一体推进追逃追赃工作,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扎实开展重点个案攻坚,强化对腐败分子的震慑,让已经潜逃的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真正把惩治腐败的天网撒向全球。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反腐败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研究员)

调控转向“一城一策” 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乏力 嘉峪关:对18家单位开展巡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