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政府携手深化机制“软联通” 中银香港推出“大湾区开户易”

日期:03-26
中银香港开户联通

原标题:三地政府携手深化机制“软联通” 中银香港推出“大湾区开户易”

特约撰稿朱丽娜香港报道

近年来,随着粤港两地居民交往日益频繁,大湾区城市群“一小时生活圈”已经基本成形,支付亦成为很多香港人北上消费的困扰。

“很多内地餐厅现在大都倾向于微信、支付宝埋单,甚至有些餐厅需要微信下单,但是香港居民现在在内地开户仍有诸多限制,在使用电子支付方面很不方便。”经常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两地的港资企业员工陈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他表示,由于香港本地账户无法直接绑定内地的支付工具,还需先到内地银行网点开立账户后才可绑定使用。然而目前香港居民在内地银行开户除了提供相应的证件外,还需要提供内地住址、电话号码,甚至个别银行需要提供内地收入证明等材料。

随着深港两地经济往来密切,每年香港居民到访广东高达7000多万人次,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对香港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业务有很大的实际需求。

为此,3月20日,中银(香港)宣布经内地监管机构批准试点,在香港推出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大湾区“开户易”服务。香港市民毋须亲身前往内地,即可于香港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账户可用于绑定内地主流手机电子钱包,方便日常消费。

对此,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金管局一直与内地当局积极研究各项金融配套措施。随着越来越多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和工作,特区政府特别关心港人在大湾区跨境取得金融和银行服务的便利性,“下一步会与内地当局探讨进一步简化开户手续和文件的空间,未来会继续与内地当局合作,积极研究和落实其他支持大湾区发展的金融措施。”

“开户易”每年额度上限20万元

“开户易”服务目前仅供中银香港现有客户申请,只需带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及回乡证,前往中银香港任何一间分行填写开户文件,即可简单提交申请,过程毋须亲身前往内地分行,也毋须提供内地地址及手机号码。客户成功开户后会收到通知,到香港指定分行激活账户,预计申请至完成开户约在一周内完成。

中银香港副总裁龚杨恩慈向21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关户口主要用于绑定电子支付App,暂时不涉及投资理财。他称,该行会继续加快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及服务,全面满足港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及出行等跨境金融服务需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中银香港“见证开户”的形式可帮助客户开立的内地银行账户属于II类及III类账户。其中,II类账户会配发提款卡,在ATM机提款的每日限额为1000元;转入资金、存入资金每日累计限额合共1万元,每年限额合共20万元;消费缴费、转出资金、取出现金每日累计限额合共1万元,每年限额合共20万元。

而III类账户则不会配发提款卡,任何时间账户余额不得超过2000元;消费、缴费、账户资金转出等每日累计限额合共2000元,每年限额合共5万元。

同时,中国银行还整合粤港澳三地经营机构的优势,推出了大湾区个人客户“服务通”业务。凡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圳市分行的财富管理级及以上客户,中银香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中银理财级及以上客户,只要在粤港澳任意一地满足相应标准,即可在湾区内的中国银行指定机构开通个人客户“服务通”,享受粤港澳三地同城化优质金融服务,实现四地便捷通行。

事实上,数家香港主流零售银行已为客户提供类似的见证开户服务。如汇丰银行客户亦可以开立内地的账户,但只可绑定支付宝,而中银香港见证开立的账户则可绑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恒生银行现有客户则可在现场或网上预约开设恒生中国的综合理财账户,且无需内地地址或内地手机号码,更无账户手续费和最低资金要求。客户开通账户后,可领取提款卡,以及绑定微信钱包或支付宝。

同时,为了方便香港居民解决在内地消费时遇到的难题,两大电子支付龙头亦有所行动。去年9月起,微信香港钱包同财付通、中国银联、银联国际四方合作了双向跨境支付,香港用户在内地可以直接使用港版微信支付进行高铁票购买、滴滴出行、美团等场景的支付应用。今年3月1日起,AlipayHK(支付宝香港本地钱包)的线下跨境支付新功能将正式上线,用户在大湾区消费时,可以通过线下扫码的方式进行跨境支付。

研究更便利通关政策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委副主任曹达华在出席2019粤港澳合作论坛时坦言,粤港澳三地居民对于大湾区建设是否有感,主要取决于社会关注的议题是否得到响应,大众是否得到实惠,“去年以来,广东加快推出了多项便利港澳居民的措施,尽管得到了积极反响,但三地在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需要破解的难题。”

他指出,在大湾区“硬联通”方面,在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多项重要基建相继通车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规划、城际铁路规划也将出台,今年虎门二桥、横琴新口岸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

普华永道中国审计合伙人彭浩贤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湾区多维度的交通网络构建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核心关键,“大湾区基础设施的打造和省级需要具有前瞻性与突破性,通过联通网络化,极大促进沿线经济要素的流动,形成规模的集聚效应。大湾区东岸与西岸的横向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广深港、港珠澳、广珠澳三大骨架的运输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硬联通的基础上,曹达华强调,未来三地政府将着重做好机制的软联通,“完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运营、管理机制,研究推出更为便利的车辆通行政策,积极探索一地两检或更为便利的通关模式,让湾区内的物流、人流更加便捷顺畅地流动。”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当日的论坛表示,发展经济是为了让市民有更美好的生活,经济以外,大湾区也为香港人的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香港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均一直就此进行研究和多番推出措施、便利港人。

“去年8月,中央公布推出居住证,持证人可依法享有三项权利、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九项便利。已有近十万名香港居民申领(内地)居住证。我相信这项政策能为长期在内地生活的港人提供便利。”他表示。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17年底的估算,累计在广东省逗留六个月(即约183日)及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约有53万人,其中约四成介乎25至64岁。

去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订明,在内地无住所,并在内地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的个人,其来源于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在今年3月1日进一步公布具体操作办法,在内地停留的当天不超过24小时的,不计入居住天数;同时也公布大湾区内的九市政府可为包括香港人在内的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提供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的补贴。

如何规划都市圈创新体系? 专家提出高房价 与外溢性问题待解 响水爆炸波及资本市场 供给端收紧引染料价格看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