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湘西:缕缕竹丝编织致富梦
新华社长沙3月23日电(记者 万志云)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万物生长。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万坪镇杉木村,胡廷贤正与徒弟坐在自家门前,全神贯注地编织土家族传统竹编,一根根粗细不同、金黄或靛蓝的竹丝条在指尖灵活穿梭,精美的图案转眼就被编织出来。
“制作土家族竹编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刀、斧等工具,从老人到小孩,这里人人都会些竹编活。”54岁的胡廷贤是湖南省省级非遗项目湘西竹编制作技艺传承人,凭借高超的手艺和敢于创新,他将万坪镇的竹编带向了全国各地。
万坪镇位于永顺县北部,是远近闻名的“竹编镇”,全镇几乎家家有篾匠,竹编每天源源不断地从这里销售到全国各地。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十几年前,竹编一度成为“夕阳产业”。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竹编逐渐被塑料、金属等制品代替,购买竹编的人越来越少。”胡廷贤说,上个世纪末,竹编的销路越来越窄,许多篾匠都放弃了手艺,到沿海地区务工。
在困境面前,胡廷贤选择了坚守与创新。2002年湘西州小背篓擂台赛,胡廷贤独揽四项大奖,这次经历让他看到了传统竹编的新市场。原来出现在田间地头的普通生活农具,逐渐被他创新为小背篓、茶具、提包等商品,深受游客和年轻人喜爱。此外,由他创作的大型竹编景观也出现在各大展会和城市街头。
湘西竹编再次迎来“朝阳”,在胡廷贤的带动下,当地百姓又纷纷拾起了手艺,目前从业者有近200人。“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每年能为当地百姓带来上百万元收入。”胡廷贤说,来自全国各地的竹编订单每天不断增加,产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在这里只要勤劳肯干,人人都有机会靠竹编脱贫致富。
55岁的杉木村村民李毓书正在家中完成胡廷贤的背篓订单,他给记者算了笔账,4天完成一个背篓,能卖600多元,一个月就有4000多元收入。“我年轻时一个月能做15个背篓,可惜现在年纪变大,手脚慢了,不然还能赚得更多。”李毓书说。
据介绍,永顺县目前正在探索“非遗+扶贫”的发展模式。永顺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向金霞说,将湘西竹编制作技艺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既能传承发扬传统手艺,促进手艺人凭借本领实现增收;又能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创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胡廷贤最近正在研究制作民宿竹楼,他希望把湘西的竹编、竹雕等技艺结合起来,让缕缕竹丝条创造更大的价值。胡廷贤说:“把竹编手艺传承下去,不能只靠情怀,更要让手艺回归生活,让手艺人过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