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材料造假,有违文明本义

日期:03-23
本义文明城市材料

原标题:创建“文明城市”材料造假,有违文明本义

▲资料图 图/视觉中国

据媒体报道,最近,中央文明办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中的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其中,有4个城市因报送的测评材料中,有个别文件资料存在明显弄虚作假问题,受到通报批评。

因为弄虚作假被点名批评,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如果连创建文明城市的手段都这么不文明,那也好意思称是“文明城市”?

目前,有涉事城市官方已经做出回应称,“出现这样的情况,令人痛心、让人警醒”,将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彻查问题、查找不足、全面整改、针对有关问题严肃问责。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四个城市,中央文明办还通报了其他地级市的造假行为。显然,类似问题并不是偶然的,也非个别情况。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其他城市是否在这种造假氛围中受到“恶性竞争”影响,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最后连良币也变劣币”的局面,实在让人忧心。

而中央文明办的严肃通报批评,显然就给各地敲响了警钟:文明城市不是纸面上的文明,容不得弄虚作假。对评测材料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这些“另辟蹊径”的招数,不仅是对其他城市的不正当竞争,对有关地方而言,也污染了文明城市的评比环境,伤害了市民的感情。

揆诸现实,不单是“文明城市”创建,在各类“创城”活动中,类似的造假行为也不罕见。如2017年山东枣庄市在创卫迎检的过程中,曾爆出一份《致广大出租车驾驶员的一封信》,信中倡议当地出租车司机发现“国家暗访专家”,通过放置太阳帽、鸣笛等暗号及时提醒,并与当地创卫办联系。如此创建法,简直是闹剧。

创建文明城市,绝不是一地政府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让民众有参与感和获得感。一座城市文明不文明,最终有发言权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民众。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应更多地把功夫花在服务民众上,保障民生、增添公共福祉,而不是把心思花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上。

说到底,创建“文明城市”材料造假,有违文明本义。一座城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的创建,首先应以市民为本,若颠倒本末地去弄虚作假,文明城市的图景就永远画不美。

□与归(媒体人)

编辑肖隆平校对刘军

自4月10日起 全国铁路实行新运行图 央行报告显示 企业家信心指数比上季提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