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副市长都堵在门外,全国16万个毁林线索中还有多少个“曹园”?

日期:03-22
曹园违建毁林

原标题:把副市长都堵在门外,全国16万个毁林线索中还有多少个“曹园”?

摘要:16万个线索已经足够多,不能再有更多“曹园”

“曹园”,究竟是个什么园?近日,这一问题被舆论持续发问。据报道,这座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国有林区内的私人建筑群,从2005年开始建设,总投资上亿元,气势宏伟,规模惊人。园内有一座较大的人工湖,多座规模宏大的违章建筑,还有一座私人博物馆,藏品丰富,不乏珍稀动物标本。

让外界瞠目结舌的,除了“曹园”的规模,还有背后莫名的“硬气”——牡丹江副市长带队的联合调查组现场被堵在门外,经过多方沟通才得以进入;当地国土资源局于9年内三次作出拆除并罚款的行政处罚。共计7.5万余元的罚款交了,但违法建筑未拆反增……

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曹园”究竟由何人所建,又对何人开放,已逐渐明朗。但诺大一个庄园,怎么就能违法十余年依然堂而皇之建起来?面对执法,为何像是穿上“防弹衣”般岿然不动?这些都有待调查组一查到底,尽早拿出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给社会一个交代。

当然,仅仅停留在对个案的审视还远远不够。近段时间,类似的违建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的有石家庄“削山造地建别墅”事件,更早一点的有陕西“秦岭违建别墅”事件。违建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一方面是舆论监督日渐给力,另一方面也在于类似问题较为常见——去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森林督查中,发现的工程建设等违法线索高达16万余起。

可预见的是,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曹园们”被揪出。对于这些“存量”,各地还需彻查类似问题,最大限度地亡羊补牢,依法给林地红线、耕地红线、生态红线、法律红线通上高压电,让触碰者第一时间就尝到被惩罚的滋味,让违法者不再“刀枪不入”。

当然,在清除庞大“存量”的同时,也应该坚决遏制“增量”,避免违法占地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一茬”——这就需要捋顺相应的管理机制,弥补相应的监管漏洞,建立有效的防范预警、监督管理机制。

梳理多起违建事件可以发现,违建久拖不决,往往是地方利益结构盘根错节的结果。另外,也有一些地方官员成了不法分子的保护伞,从而让违建等问题难以得到根治,甚至能够一路绿灯“顺利通关”。当然,也暴露出当地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这往往都伴随着权力乱作为、不当利益等问题。

以“曹园”为例,其到底归谁管至今仍在扯皮。牡丹江市森林公安局称在去年10月之前毫不知情,且这块土地应该归央企军马场管。但中农发军马场方面则称林地应该由属地监管,在去年8月已就此事向森林公安报案。而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曾就2018年的行政处罚,向牡丹江市爱民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行政裁定称,“申请执行人无正当理由逾期向本院提出申请,本院不予受理”。更吊诡的是,在曹园因违建被处罚同时,它却登上当地政府部门官网,成为“有牵动作用、有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一边是违建的性质,一边是示范旅游项目,一时很难让人看清曹园的“真面目”,也难免让人怀疑,是否存在刻意的保护性处理。

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职能部门执法不作为放任了违法行为的蔓延,那追究问责起来倒也好算账。但是,如果集体性的或者普遍性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就是涉及整个行政管理生态的问题了。而实际上,类似的违建惩罚机制的孱弱,多头管理的混乱,职能部门的推诿扯皮等问题,在多起违建事件中都曾出现。

16万个线索已经足够多,不能再有更多“曹园”。几天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消息称,将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森林草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2013年以来非法开垦林地草原、非法滥砍盗伐林木等违法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行为。在开展森林草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恢复被违建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不妨也将此当成净化地方行政、权力生态的契机。

多次处罚、批示都管不住的违建,背后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行为?尤其是一些实权部门、关键岗位,是否建立起严格的管理、牵制、监督制度,严防某些人“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只谋其私”?这些都有必要好好查一查。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曹飞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决不能让解放思想停留在口头上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省级领导和厅级主要负责同志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一) 让我们冷对国足吧!不是不闻不问,但也非跟风褒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