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今年将加快气象灾害防御立法 建立预警短信全网发送绿色通道
去年9月,强台风“山竹”对东莞影响较大,虎门等多个镇街出现水浸街 资料图 记者 陈栋 摄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网项目立项、参与建设大湾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市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立法……2019年,东莞市气象工作打算这么干。这是昨日召开的东莞市气象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信息。副市长喻丽君出席会议并讲话。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怕的就是麻痹大意,灾害预防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会上,喻丽君要求,气象局全面提高执行力,坚持预防优先,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这根弦;落实好机构改革后的联防联动机制;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不断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贡献力量。
2018——
发布气象预警8种205次
“你的冷暖,在我心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是东莞市气象局的服务理念。会议透露,东莞去年全市气象监测无错情,发布暴雨、雷雨大风、台风在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8种205次,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2次;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54期,发送防灾气象服务短信1760万余条,覆盖2.4万村级以上干部。圆满完成春运、中高考、司法考试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提供重大气象保障信息181期。
此外,气象局还切实补齐短板,着力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预警短信全网发送绿色通道,重大天气过程对所有在莞人员发送手机预警短信。同时,加快镇街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和预警信息接收传播体系建设。完成城市内涝预报验证系统(二期)建设,市区内涝监测点增加至18个,还与相关部门共同创建1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去年,东莞还公布了77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单,建立重点单位信息库,开展重点单位示范点创建工作。并落实建设工程防雷许可改革,建立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用档案,开展规范防雷检测单位检测行为专项检查。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肯定。省情中心公布2018年东莞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3.86分,较上年82.31分提高1.55分,位列地级市第一,全省第三。
2019——
加快气象灾害防御立法
2019年,东莞气象工作怎么干?市气象局局长凌汉强在会上表示,市气象局将把握新机遇,适应新要求,补齐短板,加快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努力增加气象服务有效供给,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在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方面,东莞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网项目立项,建设东莞市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提升工程,加密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点,提升我市雷雨大风、龙卷、冰雹及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和预警水平,为保障我市公共安全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将为乡村振兴和提升生态文明品质提供气象支撑,开展气象综合减灾社区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强化园区、镇街气象服务站建设,推进与应急、三防等部门共建共享,将拓展“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面。
在气象防灾减灾协同机制方面,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为“纲”,补齐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短板;落实《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气象相关任务,主动参与建设大湾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的沟通联系,建立针对湾区典型灾害天气核心技术问题的联合攻关、人才交流培养机制、人才引进共用和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协同等机制,应用大湾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网络资源。
此外,东莞将加快《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立法工作,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压实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重点单位信息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相关链接
2018年天气回顾
●年总降水量为1766.1毫米,偏少3.6%,属正常年份;年平均气温23.1℃,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年日照时数为1906.8小时,略偏多1.0%,属正常年份。
●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月降水极端化明显:有5个月降水量均偏少30%以上,2个月降水量偏多50%以上。5月7日开汛,10月15日汛期结束,均比常年偏晚。
●年平均气温偏高,各月气温波动较大:全年有3个月气温较常年偏低,9个月份气温偏高。全年高温日数(≥35℃)15天,年内日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31日,为36.8℃。全年低温日数(≤5℃)3天,年内最低气温为3.7℃,出现在2月1日。
●年内台风影响频繁,台风风王“山竹”“艾云尼”“贝碧嘉”对东莞造成影响。(记者 董珊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