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户说:我们赚到的钱更多了
财政扶贫资金“五改”,带动了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茶园基地的发展。(市扶贫办供图)
■通过“五改”推动更多群众投身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能参与、干得了、干得好
■今年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群众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五改”试点工作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可大乡吴家村后山的草场上,几头小牛正在欢快地吃着草。村民宋先权正望着牛儿出神,却不想同村的贫困户张志洲找上门来:“权哥,你现在帮我看看牛圈这样建得行不?”
在吴家村,只要是养牛的事情,村民都会找到宋先权把把关。宋先权以前也是贫困户,但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他的肉牛养殖发展得顺风顺水,成为了当地的一名产业带头人。
如何把每一分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我市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的补助改为奖励、贷款、借款、股份、酬劳(简称“五改”),以此丰富扶贫资金精准到户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不能搞成“整存零取”
市扶贫办资金计划处处长周松3月4日表示,扶贫资金只有精准到户,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但是一些产业扶贫项目不能一入股了之、一分红了之,搞成了“整存零取”,而是要让老百姓多参与,鼓励投工投劳、多劳多得,不能不劳而获。
周松说,从总体上看,我市的财政扶贫资金紧扣了精准方略,突出了产业带动,构建起了利益联结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个别地区、个别行业,扶贫资金也存在着平均分配、简单给钱给物、直接补贴业主等现象,导致产业扶贫的质量不够高,贫困户受益不明显,内生动力激发不足。
正因如此,我市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进行了“五改”探索。
一是改补为奖,改变简单发放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的做法,制定项目清单,设计多种增收模式和政策支持方式,通过先建后补、事后奖补等方式,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
二是改补为贷,把现金补贴变为风险补偿,用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为贫困户提供“3年以内、5万以下、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信贷支持,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难题;
三是改补为借,在有条件的贫困村组建资金互助社,建立一支可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生产发展资金,使其成为农村金融扶贫的有效补充;
四是改补为股,将财政补助给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部分类别资金,量化为村集体、农民和贫困户股份,结合土地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是改补为酬,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一次性建设补助、带动就业示范奖补等方式,引导企业在贫困村发展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推动更多群众投身产业发展。”周松坦言。
试点“五改”效果明显
制度有了雏形后,我市在部分贫困区县进行了试点,效果十分明显。
宋先权正是受益于这一政策。前几年,宋先权的女儿读大学花了6万多元,儿子念高中每月开支1000元,还要赡养七旬的父母,他的负担不轻。
被认定为建卡贫困户后,宋先权看到自家房前屋后是大片的草场,加上十多年前贩卖过牛,对牛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就想养几头牛试试,但苦于没有本钱。
酉阳试点改补为贷和改补为借的政策后,宋先权获得了政府4万元产业借款,用3.47万元买回10头牛,剩余的钱修牛圈。很快,他就因此而脱贫,并带动了其他贫困户一起养殖肉牛。“我们赚到的钱更多了。”宋先权说。
去年,城口县蓼子乡明安村贫困户李廷莲,在村级互助资金协会贷款的帮助下,买来了几百只鸡苗,发展起山地鸡养殖,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如今,通过村级互助资金,李廷莲家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到500余只山地鸡、4头猪、5亩油菜和8亩梨树。
据悉,2018年,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产业精准脱贫保”共赔付贫困户近130万元,惠及2116户;我市新增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7.5亿元,6.5万户次贫困户获得贷款支持;同时,通过财政支持,18个深度贫困乡镇已建成116个扶贫车间,吸纳当地村民就业3886人,其中贫困人口1498人。
今年拟全市推广“五改”制度
“当然,‘五改’也绝非高枕无忧,应当在发展中加以改进。”周松说,从试点的情况来看,产业脱贫的质量不够高,群众的参与度不够,一些资金互助社或扶贫小额信贷的运行还不完善。
结合巡视整改工作内容,市扶贫办正在制定方案,今年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群众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五改”试点工作。市扶贫办希望通过这项试点工作,提高产业扶贫质量、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受益水平,更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多干多得,多劳多酬。
“‘五改’的核心是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能参与、干得了、干得好。”周松表示。今后,全市33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区县,除国家和市级有文件明确规定的外,产业扶持资金一律不再简单补助现金和实物,而是通过优化补助方式,让有意愿、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群众全部得到实实在在的扶持,调动其内生动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