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遗嘱 独生子女父母立

日期:03-22
陈凯遗嘱白皮书

原标题:近半遗嘱 独生子女父母立

老人填写遗嘱材料。

市民拿到遗嘱证。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向社会发布《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广东篇)》(以下简称“白皮书”),通过各地数据的详实分析,全面呈现出全国遗嘱大数据以及各地特点。截至2018年底,该机构已为127968名老年人办理了遗嘱,其中在粤共订立26873份,占总数的21%。数据显示,立遗嘱人年轻化趋势明显,从2013年的平均77.43岁降至71.26岁;同时,再婚老人立遗嘱意愿显著提高,再婚老人登记比例从2017年的2.18%上升至2018年的3.86%。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通讯员庞华幸

“做好了遗嘱心中觉安乐”

3月21日,61岁的潘姨早早地来到了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领取了《遗嘱证》——未来,该证将用来办理继承手续,或者到中华遗嘱库查询和提取遗嘱。

“已经做好了遗嘱,我感觉很安乐,财产分给谁已经很明确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潘姨说,中华遗嘱库对于年满60岁的老人有免费服务,去年刚满60岁的她第一时间就听从朋友的建议立了遗嘱,由于解决了身后大事,如今她感觉身体状况反而比一年前更好了。

为何才60岁出头就要立遗嘱呢?潘姨告诉记者:“我有一个朋友,老妈留了房子给她们三姐妹,她们准备变卖房子后分成。结果因为母亲没有留遗嘱,需要其他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后才能由三姐妹完全继承,把手续弄得很复杂。亲戚都差点没得做……”

85岁的陈伯也来到了登记中心,不一样的是,他要做遗嘱变更。“今年1月份我就在这里立了遗嘱,现在的爱人将受益,结果爱人知道遗嘱内容后对我并不好,感觉好像得手了似的……”陈伯说。三年前,他与现在的爱人结婚,没想到对方似乎对他的财产更感兴趣……

独生子女父母为“主力军”

127968份遗嘱中,有60911份遗嘱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遗嘱,占总遗嘱数量的47.6%。对此,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认为这主要是观念变化导致。以前人们都认为遗嘱是为了防范子女争夺财产,以为只有多子女家庭才需要立遗嘱。可是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发现遗嘱不只是为了防范纠纷,更能够避免家庭财产损失。

2015年一则刷爆朋友圈的微信文章引起关注,文中杭州女白领小丽的遭遇,令大家对遗嘱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小丽是独生子女,父母去世后,小丽本想把父母名下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没想到,由于父亲去世时奶奶仍然在世,因为父亲没有留遗嘱,导致父亲的财产一部分由奶奶继承,奶奶不久后去世,这些财产又由小丽父亲的兄弟姐妹转继承。最后,作为独生子女的小丽只能继承父母房产的八分之七,而剩下的八分之一由小丽的七大姑八大姨继承。

陈凯指出,如果小丽的父母生前立有遗嘱指定财产全部由小丽继承的话,小丽就能得到房产所有份额而不会被亲戚们分走了。

白皮书显示,有11.79%的人立遗嘱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子女离婚导致家庭财产流失。陈凯表示,这些数据都表明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保护自己家庭财产的需求更加明确。

广东遗嘱32.5%选“配偶先继承”

受中国人传统思想影响,立遗嘱人在遗产分配上,子女以及孙子女仍是主要继承人。2013年至2018年间,子女作为继承人的达到55%;但同时,“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广东的数据显示,2018年“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从2017年的31.44%上涨到32.5%。

陈凯表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一方面希望房产由子女继承,但又担心老伴居住受到影响,在老伴在世的情况下不希望子女直接获得房产。如果将房产指定由老伴继承,则又担心老伴再婚后,将房产转赠给外人,希望对老伴做出限制。

广东34.12%遗嘱中涉及宅基地

数据显示,中华遗嘱库登记的遗嘱中,二套房的比例逐年增加。从房产数量上来看,2013年,遗嘱中涉及1套房产的占55.57%,涉及2套房产的占44.43%;2018年,遗嘱中涉及1套房产的下降到52.35%,涉及2套房产的上升到47.65%。

与此同时,老年人住房面积以改善型住房为主。2013年至2018年间,遗嘱中涉及的房产面积集中在70至150平方米,占比49.96%,其次,房产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的,占比42.91%;房产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占比7.13%;数据显示近六成老人住房面积超过70平方米,说明老年人多为改善型住房。

与其他地区不同,广东地区房产类型更加多样化,其中宅基地比例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34.12%的遗嘱中涉及宅基地。

“防媳婿”条款受欢迎

有99.92%的老年人选择中华遗嘱库范本中的“防儿媳女婿条款”,即在遗嘱中规定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其夫妻共同财产。

另一方面,有33.29%的老年人立遗嘱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未来子女办理过户手续困难,为了说明一些无法提供证明的事实,例如是否有非婚生子女,继子女是否曾与继父母共同生活等,避免未来子女办理继承手续可能遇到的难题。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副主任许爱芳介绍,登记中心就像一本故事会,每天在这里都会上演着各种各样让人五味杂陈的故事。

“尽管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表现很失望,但他最终还是愿意将房子留给孩子。”许爱芳说,她曾遇到这样一位父亲,他的财产有大小两套房,分别给了他的两个孩子。因为房子大小差异明显,老人不放心,怕孩子们在他百年后因为这样的分配方案而打起来,因此他在“幸福留言卡”里详细写明了为何如此分配的原因。“连老大带他出去过几次,给他买过几件衣服,都写得清清楚楚。末尾处还写着希望兄弟俩能够永远都是彼此最亲的人。”

也有部分老人在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并非配偶和子女,而是直接交由孙辈,这一比例达13.43%。

遗嘱内容最好别透露

根据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遗嘱修改数量增长平稳,2017年共有189份遗嘱进行了修改,2018年的数据为221份。其中,修改遗嘱的原因中,因为分配方案发生变化而导致遗嘱修改的占比最高,高达77%。

陈凯表示,遗嘱可以随时根据个人情况修改,一般家庭3到5年更新一次遗嘱内容属于正常现象。“越年轻,遗嘱更改的频率会越高,因为家庭结构和家庭财产的变数很大。”陈凯说。

许爱芳介绍,在登记中心她遇到过修改五六次的老人。“因为老人立遗嘱后,让家人知道了,会在照顾老人上有所变化,特别是多子女家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我们通常建议老人立遗嘱生前不要告诉子女具体内容,防止子女争夺,或将来改变主意而导致矛盾。自己的财产自己做主。”许爱芳说。

特殊群体也可立遗嘱

白皮书数据显示,有24.71%的人因为文盲,书写能力的原因导致无法订立遗嘱。许爱芳介绍,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中心,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老人明明大字不识,却抱着侥幸心理,企图通过“照猫画虎”的描字蒙混过关。遗嘱库工作人员每次都会细心辨识老人的真实情况,对于被确认为文盲的老人,工作人员会帮其免费起草一份遗嘱草稿后,劝其改用其他方式订立遗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陈凯认为,每个人作出的民事行为应当真实才是合法的法律行为。因为文盲不认识字,即使在法律文件上签字画押了,但是由于他对自己所签的文件内容并不了解,这份文件也就构不成一种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

陈凯解释,中华遗嘱库是专业的遗嘱登记机构,对不识字的人都会拒绝为其登记遗嘱。记者登录中华遗嘱库网站看到,其公示的办理须知中要求,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那么,文盲应当如何订立遗嘱呢?陈凯建议,可以按照录音遗嘱或录像遗嘱的规定,通过口述或对话的形式明确老人的遗嘱意愿。按照法律规定,这种录音录像遗嘱必须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且对录音录像资料进行了严格的保管手续,否则也容易被认定为无效。

九成幸福留言都是留给子女

中华遗嘱库从2018年3月21日向全社会倡导“幸福留言日”以来,目前已收到幸福留言卡3916张。“幸福留言卡”可以帮助立遗嘱人将家风、家训、人生回忆、叮咛嘱托、身后安排,通过“慢递”的方式传递给家人。

根据数据分析,这3916张幸福留言卡的内容,与子女有关的高达95.17%,与配偶有关的仅有1.31%,与其他人有关的占0.28%(例如:挚友、同学、同事等)。

与配偶有关的幸福留言占比低的原因,陈凯认为,在夫妻二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对配偶的心里话可能不方便或没有必要在当场写出来。针对这一现象,陈凯表示,中华遗嘱库将根据场地条件,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私密留言的服务。

根据内容显示,78.22%的留言内容是对后人寄予期望与祝福(例如:希望家人生活幸福美满、和睦相处等),20.74%的留言人挂念家人未来生活是否过得安适,因此在留言内容中对继承人作出叮咛和嘱托(例如:对家人要赡养与扶持等),而对身后安排的仅有1.04%。

制定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审议提高工业用地效率实施办法 “南海Ⅰ号”已清理船载文物14万多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