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不专业"的检察官 却是孩子们最"坚实"的护航船
正义网宁波3月20日电(记者蔡俊杰 通讯员叶脉清)早上8点30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检察院检察官詹孪茵早已经换好了检察制服,从码放整齐的一堆案卷中,找出了小磊(化名)的案子,认真阅卷。“我昨天刚跟小磊爸爸通了电话,他说小磊从小都很听话,对家人也很孝顺,听说爷爷生病了,还特地寄了1000块钱回家。现在他犯了事,希望我们能救救孩子。”詹孪茵告诉记者。
“不专业”的讯问,让孩子敞开了心扉
还有一个小时,就要给小磊做笔录了,詹孪茵抓紧时间,又梳理了一遍谈话思路。在她身后的书架上,除了刑事审判参考等法律专业书籍,还摆着《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等亲子沟通类书籍。
“讯问孩子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不仅要运用法律知识,也要懂一些心理学,尝试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们沟通,赢得他们的信任。只有这样,后续的帮教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詹孪茵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和侦监、公诉等科室相比,我们每年的办案量比他们少,但未检工作,大量功夫都在案外。”
薄荷绿的墙面,嫩黄的沙发椅,唯美的插画,郁郁葱葱的绿植。和想象中威严肃穆的审讯室不同,未检科检察官詹孪茵的日常工作场所在庄重之余,更添了一份温馨。这里是位于区人民检察院一楼的“检爱工作室”,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的检察官们,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同时,也在这里,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普法宣传,呵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预防犯罪。
“你的出生日期是?阳历还是农历?”“从小在哪儿生活,和谁住在一起?”“朋友多吗?有心事会和大家说起吗?”“为什么不喜欢学习?”“有抽烟、喝酒的行为吗?”近两个小时的讯问,不仅没有专业的法律术语,还不时听到这些貌似和案情无关的问题。但在未检科检察官的眼中,这些问题却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武器”。
“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不同,成长经历也不同。只有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剖析犯罪的原因,避免再一次误入歧途。”詹孪茵告诉记者,就拿小磊来说,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也没有其他不良嗜好,他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懂法”,根本没有考虑过事情的后果,加上性格内向,和家人沟通较少,这才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和小磊的交谈中,詹孪茵得知,小磊虽然极少和父母沟通,但是与从小抚养他长大的爷爷感情深厚。“你要有自己的底线,做一件事之前,都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违法的;更要想一想,如果爷爷知道了,他会不会伤心难过。”
一句话戳中了小磊的心事。起初一直低着头,问一句才答一句,不愿主动说话的小磊突然提高了声音说道:“我不想用嘴说,我会用行动证明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干违法的事了。”
和小磊交代了几句取保候审期间的注意事项,詹孪茵又特地留下了陪着小磊前来的姑父。“小磊这个孩子还是好帮教的,完全可以回归社会正常学习工作。但是,我们也需要您和小磊父母的配合。”詹孪茵真诚地说,“看得出来,你们都很爱小磊,但有时候,爱还是需要表达的。希望以后,大家能多抽出点时间,给小磊打打电话,关心他的情况。”
“不被理解”的工作,让孩子的生活重焕光彩
刚刚回到办公室,还没坐下,詹孪茵就接到了一名家长的电话。“我们不申请取保候审,让他在里面吸取点教训。”詹孪茵知道,这位家长一直对孩子寄予厚望,结果孩子却犯了罪,情感上对他的冲击太大了。常常有家长陪着孩子来做笔录时,不停地责骂,觉得就是因为罚得太轻了,才让他胆子越来越大。
“和传统观念不同,未检理念要求我们对涉罪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詹孪茵说,“因为和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的工作有时候也会遇到家长甚至其他群众的不理解。”
从事未检工作三年多来,詹孪茵也一直在思考:惩罚手段的相对薄弱,会不会让涉罪未成人更加肆无忌惮?“但是小宋(化名)因为我们的帮助,痛改前非,还考上重点大学了呢。”詹孪茵口中的小宋,在高三那年,因一时贪念,偷了同学的一部苹果手机。第一次到小宋家里走访,詹孪茵就被一摞获奖证书震惊了。“小宋从小不仅成绩优异,还多才多艺,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
提审中,小宋也多次表现出悔意;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解情况后,詹孪茵决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帮帮这个一时糊涂的孩子。于是,她对小宋展开了详细的社会调查。接连走访了小宋就读的学校,询问了她的老师和同学,综合各方评价。
考虑到小宋既是未成年人又是在校生,加上一贯表现良好,詹孪茵向检委会建议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不起诉的决定下来后,小宋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考察期内努力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
“他们的人生,不应该就此变成灰色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值得拥有一次悔过的机会。”詹孪茵说,“虽无法保证让所有的未成年人不再犯罪,但只要有一名误入歧途的孩子因我的帮教有所触动并真的悔改,那就真正体现了一名未检人的价值。”
“不务正业”的活动,让更多孩子懂法守法
记者在詹孪茵的办公室里,还发现了一箱子配色活泼、造型可爱文具。“那都是给我的‘学生们’准备的奖品。”说起那群可爱的“学生们”,詹孪茵也笑了起来。
办案之余,詹孪茵还是松花江中学的法治副校长,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排演模拟法庭时,她就是“总导演”,帮助孩子们尽快进入角色,体验案情分析、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在演绎真实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宪法诵读活动中,她又是“领读人”,带领孩子们了解法律,增强法治观念;走进看守所,她还是“讲解员”,让孩子们在铁窗前接受警示教育,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看似不务正业,但在法律课堂上,詹孪茵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诫孩子们必须引以为戒,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并进一步提醒大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净化自己的朋友圈、生活圈,和优秀的同学一起成长,让自己的青少年时光充满正能量。
“未检工作带我走进了上百个未成年人家庭。掌握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在法治进校园的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让我的课程不再空洞乏味。希望能用这些案例帮助到更多的未成年人,让他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触犯法律的后果,避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詹孪茵说。
除了为孩子们讲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父母的法治教育同样十分重要。“有的父母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且缺乏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方法。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位,也是影响未成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未检科的检察官们也正在努力,希望能把法律课堂带进企业,让家长学法懂法守法,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