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牌音乐人操刀歌剧,不愿只重复林徽因的三角故事

日期:03-19
金培达歌剧林徽因

原标题:香港金牌音乐人操刀歌剧,不愿只重复林徽因的三角故事

提起中国香港作曲家金培达,他的名字总和诸多电影作品联系在一起,从2000年《星语星愿》开始,观众所熟悉的电影《如果·爱》《寒战》《十月围城》《七月与安生》等配乐均出自其手,20多年电影配乐生涯里,他已将八座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收入囊中,2006年他凭借电影《伊莎贝拉》获得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音乐家。

受访者供图

近些年,金培达常活跃于舞台剧和音乐剧的音乐创作,2008年首部音乐舞台剧《天龙八部》登台之后,他又陆续创作了《爱上邓丽君》《妈妈再爱我一次》等音乐剧。2017年他首度跨界歌剧,与导演田沁鑫、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花腔女高音陈小朵合作推出了原创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2019年该歌剧完成了首次海外演出,刚刚结束了在新加坡的巡演。金培达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从歌剧《林徽因》音乐创作聊到现代歌剧音乐创作的近况。

创作

不重复三角故事,音乐表达林徽因新魅力

相对于电影配乐而言,金培达自认为在歌剧领域自己并不是很在行,但他非常喜欢威尔第、普契尼等名家的大部分歌剧作品。当歌剧《林徽因》的主演兼制作人陈小朵找到金培达时,他觉得该去试一下,那段时期他听到了众多有名的中国歌剧,印象最深的是《原野》,“这部作品今天听起来也非常前卫,它是无调性的,虽然也有一些比较保守的东西,但我觉得歌剧《原野》到现在仍有吸引力。”

歌剧作曲是歌剧作品里的重中之重,歌剧《林徽因》的音乐风格以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近现代音乐语汇的交织碰撞为基础,展现的是民国时期中西新旧文化精神之间的奇妙交融与对立。在戏中金培达创作了《莲灯》、《一半》、《你去》等以人物为主题的咏叹调,他觉得与西方不同,中国人最终还是要听旋律,像《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流行至今,因为旋律太好听:“我希望能够尽量往这个方向去靠近,至少观众看了我写的歌剧后会觉得美,林徽因怎么可能不美呢?在我每一首歌曲的创作意图里,哪怕旋律不能够流传下来,但是观众从听到它的那一刻起,能通过音乐让他们与剧中人物命运产生共鸣。”金培达说。

创作歌剧《林徽因》,金培达觉得难点在透过词曲把故事讲好很难得,最难的是怎样把唱词和情节的发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部作品之前,金培达直言其实对林徽因仅限于耳闻,金培达闭门翻阅了大量关于林徽因的资料,她的传奇一生让金培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有责任要通过音乐向观众展现出一个可以颠覆以往刻板印象的林徽因。林徽因的魅力对我而言,你以为她很守旧,其实她很新,你以为她很新,尤其在爱情方面她又那么传统。别人在创作中是去认识一个人,而我是在寻找她的魅力。”

歌剧《林徽因》剧照。陈小朵工作室供图

观众看完歌剧《林徽因》之后,从进入剧院到离开剧院,他们能得到什么?这对于金培达来说太重要了。他认为,在以往与林徽因相关的影视作品里,永远离不开她与徐志摩、张幼仪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在创作之初,金培达就曾与主演兼制作人陈小朵达成过共识,“如果再重复过去林徽因那些故事就不用我们来说了,因为她的成就远远不止这些。她是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她的建筑学术成就无数,积累了一生的学问,到头来要拆城墙的时候,她讲一句话,几篇文章发出去,就是没人听她的,当那一刻发生的时候,过去的一切都为一场空,这才是她最大的悲哀。”

歌剧《林徽因》整部作品是以回忆形式进行的,金培达在最后还创作了《请你相信我》,是一首探讨自我生存价值的作品。他觉得,歌剧《林徽因》是通过她的回忆,重新经历她人生几个高峰,让观众去评断她的人生过得到底有没有价值。“如果观众能从我们所设定的一个全新的视角去了解林徽因的一生,身为创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金培达说。

思考:电影配乐 vs 歌剧作曲

歌剧创作要顾及的东西更全面

谈及电影配乐与歌剧作曲的异同,金培达觉得,电影配乐作曲家的责任就是去放大导演的主题、理想、意图,戏剧和电影都是导演的艺术,而歌剧和音乐剧最重要的是音乐,“歌剧的作曲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去看国外歌剧,海报上有时候只写上作曲家的名字,但是在中国歌剧或者音乐剧制作团队对于这个概念都有点偏向了电影,就很容易以导演为中心。”

若从创作的角度来区分,金培达认为,在电影配乐里面有些情节的配乐可有可无,但歌剧某个地方少了一首歌的话观众肯定是看不懂的。另外,电影配乐与歌剧的创作可能最不同的是“谁在讲故事?”金培达表示,常常有人这样形容歌剧,当演员遇到重要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的时候便要开始唱歌了,而在电影里面有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场面,导演会给出一个特写,就算千言万语说不出,只要演员的表情和配乐就够了。“电影里的空镜头,可能演员就是看着彼此不讲话,那么我就可以用音乐来演绎,用音乐带出了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再怎么样,起码在情节和对白上,导演和编剧已经做好一个框架。歌剧不一样,我所顾及的东西相比电影要全面得多。”

艺术审美 vs 兴趣

该重视对创作意图的探讨

“ 歌剧要欣赏的是声音,要慢慢地品味,歌剧不但要表现剧情,音色本身也自带美感,这个东西很多年轻人是听不下来的。”金培达觉得目前在歌剧创作方面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相对听惯了流行歌的大众来说,很多第一次听歌剧的观众首先并不知道自己坐在剧院里在听什么,怎么去欣赏这样一门艺术:“如果形容流行音乐是汽水,那么歌剧就是一杯茶,需要时间品。现在的年轻人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手中掌握着对于艺术作品的‘非连续性选择权’,这个是很恐怖的。在欣赏任何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哪怕其中的一分钟让他觉得沉闷就会按动手中的快进键立马跳走。这看起来没什么,却是很惊人的改变,缺乏基本的耐心去欣赏艺术。”

艺术审美是金培达担忧所在,“ 在艺术审美方面,很多时候大家只看重结果,不会去讨论创作者的意图,这是有问题的。有时候一部电影,演员从头打到尾,观众看过之后就觉得很没有艺术感,但是或许导演在创作之初就是要做一部这样的电影,这本身是他的意图。有时候判断一个艺术作品成不成功,不能够单靠票房,与观众衔接的成功,如果创作意图不谈的话,也是不成立的。艺术就是你以前曾经被某一句话或者一件艺术品打动过,你用尽一生的时间,把这个感觉找回来,呈现给别人。”

新京报记者刘臻编辑田偲妮校对翟永军

蔚来汽车撤销最大续航宣传,只保留NEDC综合续航里程 父女将迎来新生活!左手抱女的“坚强爸爸”获免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