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痕迹主义”烦人,有人为何就是不愿改?中办发文之后,想想这个问题

日期:03-18
痕迹中办主义

原标题:都知道“痕迹主义”烦人,有人为何就是不愿改?中办发文之后,想想这个问题

摘要:面对“痕迹”,以及其他种种让基层哭笑不得甚至苦不堪言的东西,发号施令的“上级部门”们,不妨再想一想“初心”在哪里。

近年来,一些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和绩效考核中受到热捧。但是,有的管理制度明显与基层治理存在不兼容的现象,而一些原本科学的管理制度,则出现了绝对化使用和滥用的现象,比如——痕迹管理。

基层干部每日沉浸于上级要求的报表和各类台账之中,留连于纸上留痕的材料之间,缺少真正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精力。

应当说,适当的留痕和关键环节的痕迹管理,是现代管理绩效评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决策科学公开的必要之举。但是,当“痕迹管理”被滥用和泛化,其负面作用也就突显出来,反而影响了工作的实效。而“痕迹管理”渐渐演变成“痕迹主义”,原本期望达到的考评更科学、以考促效等目的,也异化成了实绩不如材料,“做一件事不如写一张纸”的相反效果。

奇怪的是,这种弊端明显的“痕迹主义”,有的地方却没有纠正的意愿,还产生了不少变种。比如:上级要求减少基层一线干部填表,就把填表要求转移给机关帮扶干部;上级要求减少表格报送,就层层花钱设计APP,改在APP上直接填写……变种的“留痕”,不但没有减轻干部的负担,反而模糊了主体责任,将“痕迹主义”扩大化了。

为什么大家不愿改?原因很简单,相关部门、机关尝到了“痕迹管理”的甜头,他们的统计简单了,对考评对象的考评有“科学依据”了,自己不用到现场、到实地、到群众中间了解实情了……一句话,“痕迹管理”让他们工作更好做了。需要照片,直接APP里下载;需要数据,“大数据”自动进行了统计;需要追责,到管理软件里看看谁没有按时打卡……痕迹管理的“方便”,让一些部门没有改变的意愿。

说到底,是“上面”的官僚主义,导致了“下面”事事只重纸上留痕的形式主义。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

基层与机关有很大不同,基层工作是直面群众的具体工作,是解决群众问题、落实上级机关要求的实操层面的工作,或者通俗一点说,需要的是根据群众需要具体去做、认真去跑的“动手动脚”的能力。“动手动脚”的能力强,就是给群众办事的能力强,解决的具体问题多,就能给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在群众心中“留痕”的能力,才是应有的“痕迹管理”。

机关有机关的要求,基层有基层的实际。机关的要求在本质上未必有错,但如果不研究基层的实际,原本无错的“初心”就可能变成困扰基层的大问题;而如果已经意识到“痕迹主义”的问题,却因为“好用”而无视是否“管用”,从而不愿意改正,则必然是思想上和工作作风、领导方法出现了问题,应当深挖思想根源,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中办最近这份《通知》提出,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以此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面对“痕迹”,以及其他种种让基层哭笑不得甚至苦不堪言的东西,发号施令的“上级部门”们,不妨再想一想“初心”在哪里。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

别人家的孩子,18岁的她成了WTA皇冠赛冠军 梅西生涯第51次戴帽,球迷表示吹不动了
相关阅读: